大便失禁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3-03-24 21:25:39

周祖刚 主任医师 绵阳市中医医院

1.盐水滴注试验 用等渗盐水经细导管恒速滴入直肠,嘱受试者尽力收缩肛门保留。大便失禁时注入盐水不足500ml时将漏出10ml,而且总量只能保留大约700ml。

2.肛门、直肠感知性试验 是通过直肠感知阈值和最大耐受量来评估。用直径为5cm的直肠扩张囊,从小剂量20ml、40ml、80ml……。受检者感到直肠被扩张时的最小充气量即为感知的最低阈值。Derroede等报告,最大充气量(MTV)男性成年人为140~320ml,女性为170~440ml。大便失禁病人感觉力下降,阈值增高,当感觉到气囊存在时气囊容量已达到40%以上。

1.直肠指诊 检查者感觉到肛门无紧迫感呈松弛状态。嘱患者收缩肛门时,肛管括约肌收缩不明显或完全无收缩力;如肛门有损伤史者,可扪及瘢痕,有的患者可触及肛管的一侧有收缩感,而另一侧则无收缩感。并注意肛管直肠内是否有肿块、压痛等,手指退出肛门后观察指套是否带黏液及血。

2.内镜检查 观察肛门直肠或结肠有无畸形、瘢痕、肛管皮肤及直肠黏膜有无糜烂、溃疡,直肠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直肠息肉、直肠癌及肛管直肠癌等。

3.排粪造影检查 通过对用力排粪、提肛、静息等动态观察,了解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如灌入直肠的钡剂通过提肛可以保留,说明肛门括约肌有一定功能;如灌入直肠的钡剂不由自主地流出,说明肛门失禁。

4.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大便失禁患者表现出肛管直肠内的压力降低,频率减慢或消失;肛管收缩压下降;直肠肛管抑制反射消失。如溃疡性结肠炎致大便失禁患者直肠顺应性明显下降。

5.直肠感觉测定 是将4cm×6cm大的带有导管的球囊置入直肠,然后向球囊内注入水或空气,正常直肠的感觉阈值是45ml±5ml,如为神经性的大便失禁患者,其直肠感觉阈值消失。

6.球囊逼出试验 如直肠感觉迟钝,正常容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不能将球囊排出。此检查既可用来判断直肠的感觉是否正常,又可判断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如肛门括约肌受损无括约功能,而球囊可自行滑出肛门,或轻微的增加腹压后即可将球囊排出。

7.盆底肌电图检查 该检查可以了解括约肌缺损的部位及范围。

8.肛管直肠内超声检查 通过肛管直肠内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肛管直肠的各个层次,内括约肌及其周围的组织结构,可以协助肛门失禁的诊断。如观察内括约肌是否完整,外括约肌是否有缺损,以及缺损的部位及范围。该检查不但可以协助诊断,而且为手术切口的选择提供一定的依据。

大便失禁健康指南
后便秘腹泻大便失禁怎么办
后便秘腹泻大便失禁这种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在患者出现这种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对症治疗。在配合医生治疗的过程当中,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饮食尽量要以清淡为主,避免对肠胃造成刺激,从而引发腹泻或者是便秘的症状。...
儿童大便失禁怎么办 介绍治儿童大便失禁的几个方法
儿童大小便失禁通常是指,在四周岁以后仍然排泄异常的一种消化道疾病。通常,这种疾病会和急性的肠炎等腹泻出现联系。儿童大小便失禁不仅会给父母带来困扰,也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和通便治疗。...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痔疮手术后一些患者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症状,对患者的正常排泄造成很大的影响,患者应当了解一些改善的方法,常见的方法有:使用一些药膏、口服一些中药、锻炼肛门的肌肉等,如果出现便秘的情况,建议先进行清洁灌肠治疗,在治疗期间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和睡眠的充足,以改善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的症状。...
大便失禁的类型有哪些
大便失禁类型有很多,这时应该根据发病原因、年龄、性别等情况来了解不同类型。比如压力性大便失禁是随着年龄产生的,而急性大便失禁可能是手术过程中形成的,慢性大便失禁就和一些基础性疾病有关了。因此在分析类型时,需要根据发病原因来判断。...
老年人大便失禁该如何改善
大便失禁往往会造成许多并发症,患者家属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改善大便失禁,还可以通过根据个体状况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锻炼和控制排便肌肉的力量以及加强排便反射来改善大便失禁。引起的肛周病是老年大便失禁患者的主要问题,因此在肛周开展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大便失禁病人皮肤有什么变化
大便失禁可导致对皮肤完整性、皮肤保护功能的损害、尿液和尿液的双重失禁、微生物容易附着到受损皮肤上、以及由反复的物理和机械刺激引起的皮肤损伤。由于粪便的刺激,会阴皮肤经常被代谢物弄湿和侵蚀,这容易导致皮肤发红和溃疡。皮肤溃疡感染可深入至肌肉层或延伸至阴囊、小阴唇、腹股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