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原因 三大因素不容忽视

2022-12-28 17:51:01

林宁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低血糖是血糖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该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不及时的控制病情,对患者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建议大家日常的生活中多关注该病的相关的知识,积极的对该病进行防治,远离该病的危害。一般低血糖的情况多发生在夜间,那么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

1、吃得太少

吃得太少,这是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常见的原因之一,若是人们吃的太少,而人体消耗能量却相对的较多,尤其是夜长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天黑得早,因而人们吃完饭的时间也会提前,夜长会导致人们造成起床晚,早饭时间会推后,这样造成两顿饭之间的相隔的时间长,导致人们的消耗相对的多,若是人们吃的少,在与平时相同的运动量下,很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情况。

2、运动太多

一般晚餐与第二天的早餐相隔的时间比较的长,如果晚餐进食的较少,多数的人会晚饭后进行身体的运动,若是活动的过多,则消耗的营养比较的多,会导致食物的相对的不足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营养丢失的多,而营养物质吸收不足,因而会使体内储备能量不充足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低血糖的症状。

3、治疗不规范

糖尿病的患者用药不规范,不科学,尤其是胰岛素治疗时,不能根据血糖的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若是血糖不太高的情况下,用过量的降糖药或是过多的注射胰岛素,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导致夜间低血糖的原因有哪些?以上是对于该问题的有关的介绍了,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血糖过低会出现出汗、心慌、头昏、烦躁、视物模糊等的症状,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患者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病要注意远离以上的诱发因素,积极的防治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