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如何治疗 详述低钠血症的4个治疗方法

2020-07-13 14:32:26

李晓军 主任医师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低钠血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水盐失衡性疾病。指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正常水平,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时的一种病理状态,低钠血症的发生常导致头痛、恶心、癫痫甚至昏迷。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如何治疗低钠血症呢?治疗低钠血症的四个办法是什么?

如何治疗

低钠血症的治疗应根据低钠血症的类型、病因和程度,重视个体化治疗。主要原则:消除病因,治疗原发性疾病,限制摄水量,补充钠离子,纠正低钠血症,对症治疗及并发症处理。

四个治疗办法

1、限制水分摄入

如果低渗透性低钠血症的高容量和等体积可以通过限制水的摄入量来治疗。根据尿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之比,计算游离水清除率以限制摄水量。

2、补充钠离子

慢性及轻度低钠血症,如无症状或轻度,可口服钠,饮食可高盐。对于伴有癫痫、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的低钠血症,可采用静脉补钠。纠正的目的是使血清钠浓度比治疗前提高4~6mmol/L。

3、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精氨酸加压素受体拮抗剂能迅速有效地提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的血清钠浓度,该综合征在限水24-48小时内没有明显升高或不能耐受限水。可以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4、利尿剂

适用于高容量低渗低钠血症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尤其是游离水清除率大于1.0时。利尿剂,如速尿,可以抑制电解质的再吸收,并排出大量等渗性尿液。

由此可见,低钠血症是一种体内水盐失衡疾病,该病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甚至昏迷,因此一旦发现相应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遵医嘱治疗,平时应注意不要饮水过度,饮食均衡,适当运动,大量排汗后应及时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