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钠血症分类与原因

2015-09-02 22:56:04

刘志钢 主任医师 吉林市化工医院

当患者患有低钠血症后,通常会出现四肢乏力,软弱困乏,恶心呕吐,想睡觉,肌肉痉挛以及一些精神方面的变化。这是由于当血液中的钠含量降低时,患者已发生脑水肿,所以出现以上症状。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出现脑疝或者呼吸衰竭的状况,严重的情况甚至出现患者的死亡。 

一般低钠症发病速度都是慢性的,但如果发病速度较快(两天以内),则很快就会会早成患者的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并可导致永久性的精神系统伤害。低钠血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首先是总体钠减少的低钠血症:这种病常常是因为体液的流失造成,此时体内钠的丢失大于水的丢失。又可分为肾内钠的丢失(Na+>20mmol/L),以及肾外丢失(<20mmol/L)。肾内丢失主要是因为利尿剂的使用、肾小管疾病、血糖增高的疾病等。而肾外丢失主要是因为胃肠道丢失、脑性失盐综合征等。

第二种为总体钠正常的低钠血症,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糖皮质激素缺乏,这种激素缺乏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引起尿液减少,从而减少水的排泄。还有就是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的减低,也可引发类似的状况。除此之外,急性精神分裂症、药物引起的纳低血症,都可以引发总体钠正常的低钠血症。第三种纳低血症为总体钠增高的纳低血症,这是因为患者体内有水滞留,所以造成了纳低血症。

因为纳低血症的种类比较多,而引发该病的原因也有很多,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该弄清致病的具体原因而不是盲目的治疗,从上述可以看出,有的钠低血症虽然表现一样,但是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所以也要求各位患者要对低血症有着比较高的重视,在发生症状后要及时、尽快的就医,以免病情的恶化造成不必要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