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原因

2015-09-11 14:21:44

王绍飞 主治医师 临沂市中心医院

低钠血症是由于电解质紊乱而造成的。当血液中钠的浓度降低则血浆中的渗透压也会降低,所以低钠血症又被称为低钠性低渗综合征。而老年人产生低钠血症的原因有哪些?产生低钠血症后又有哪些症状呢?下面就让小编一一介绍。

低钠血症发病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即血液中钠的浓度减少使得细胞外液体也随之减少,病因类似于脱水;而另一种是细胞外液体增加或是正常的,其病因有肝硬化、肾病综合症、心力衰竭、急性肾小管肾炎等。除此之外,引起老年低血症的常见病因还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当综合症等。

老年低血钠症患者发病时的症状有恶心、昏迷、少尿、乏力、嗜睡、肾衰竭等。而这些病征多数取决于发生低钠的程度和基础疾病的速度与程度。低钠血症的急性现象通常表现为比较明显的神经性系统病症,常多见于老年女性群体;轻度的低血钠症患者则表现为恶心、畏食等消化症状;中度的低钠血症患者通常表现为乏力、嗜睡、头痛和肌肉痉挛等现象;重度低钠血症患者则会出现昏迷、抽搐等现象,尤其是老年人若有中枢性神经的病症就会出现局灶神经性系统的定位症状;而慢性轻度低钠血症患者常常又会有水肿现象。

老年人得了低钠血症后需要到医院治疗,一般治疗的目的是主要通过提高血液中的钠浓度来缓解病症,但应防止特别过量、过速的纠正疾病,否则容易引起其他疾病,尤其是乙醇中毒患者和特别严重的营养不良患者。

老年人出现低钠血症后根据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饮食要求,具体应该询问医生来针对性的制定饮食。而未出现低钠血症的老年人也不要掉以轻心,应该多多运动改善肝、肾、心脏等功能来提高体内循环,减少钠的摄入,适量使用利尿药物。

在经过小编的一番讲解后,大家应该了解到低钠血症的关键即为血液中的钠和水的比例,而老年人又是出现低钠血症的多发人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多多改善饮食减少钠的摄入,多喝水多运动饮食清淡才会更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