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和治疗伏梁?

2024-06-13 11:14:06

刘正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伏梁是古代病名,是指心下至脐部周围有包块形成的病证。古代时期,这种疾病久治难愈。但现在,科技发展很快,医学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广。伏梁现在是可以通过中药治疗的,不过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治愈的时间有长有短。虽然疾病能治愈,但能预防好而不得病是最好不过的了。

预防:

预防一.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本病多由于素体虚弱,感受外邪而发病,因此生活起居必须谨慎,要注意天气变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阴雨天避免外出,以防外邪侵袭。同时要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利于身体的健康。

预防二.禁食生冷不洁食物:《素问痹论篇》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俗语说,病从口入。所以,平时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戒烟、酒等刺激性物品,不食生冷、不洁之品。急性起病时则视病情轻重采取禁食或进流质食物,进入慢性期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禁忌肥甘厚味之品。

伏梁中医治疗方法

肠道湿热证:右少腹或脐周疼痛,肠鸣,腹泻,大便呈糊状,肛门灼热,恶心呕吐,纳差,口干,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利肠道(湿热)。

肝郁脾虚证:右少腹或脐周疼痛,痛则欲便,便后痛减,大便稀溏,胸胁胀满,嗳气纳少,口干且苦,舌淡苔薄,脉弦缓。疏肝健脾。

肠道瘀滞证:右少腹或脐下疼痛,扪及包块,固定不移,大便稀溏或呈黑色,形体消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涩。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脾肾阳虚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黎明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温补脾肾。

希望伏梁患者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分析进行合理治疗。不要盲目地一直要求把以往病例治疗的最快方法加到自己身上,以往的病例各有不同,而自己的性质也有可能不同,所以那些治疗方法不一定能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有效果。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