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牛痘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

2014-03-27 22:35:27

曾旺生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对于副牛痘这种疾病,相较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比较陌生的病症,然而此病在我们的医学临床上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类疾病,由于此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我们在防治时一定要多加注意。而且此类疾病是由于人们接触患病的家畜而引起的病菌感染造成的,更应该引起我们对此病的重视。

预防

1.常发生于挤奶或屠宰场的工人;

2.由假牛痘病毒感染所致;

3.常发生于手、前臂等部位;

4.暗红色丘疹,发展成质软、无压痛的结节,中央凹陷,单发或数个损害;

5.常经过六期:斑丘疹期、靶期、急性渗出期、结节期、乳头状期和消退期;

6.可自然消退。

诊断

根据职业病史及乳牛的流行病史临床特点,不难诊断。如有条件对活组织切片或痂皮进行电镜观察可找到病毒包涵体,更有助于本病的确诊。

潜伏期5~14天。开始在手、前臂出现单个或数个炎性丘疹,后变紫红色半球形结节,其周围有红晕,中心呈脐窝状,质地坚韧,为黄豆大小,表面光滑,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时顶部有1个水疱或脓疱,以后结痂,或者渐渐发展,成为乳头瘤状淡红色皮损,类似化脓性肉芽肿。经6周左右,皮损自然消退,不留痕迹。全身症状轻,有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有些病人,在结节出现的1~2周之内,在手、前臂、上肢、下肢及颈部等处发生丘疹、丘疱疹、荨麻疹和多形红斑样皮疹,这是一种毒性或变态反应,在1~2周内消退。

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不全和假上皮瘤样增生,棘层可见多房性水疱。于细胞质内,偶而在细胞核内可发现病毒包涵体,真皮上部可出现肉芽肿反应。

并发症

主要并发症为结节破溃后的继发感染。

通过上面的文章对这种副牛痘疾病的全面详细介绍,我们都从中认识和学习到了此病的很多相关知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好的对症下药,以便做到积极的预防和治疗,避免此病的发生。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此病的发病源,尽量远离病源或者带有病菌的家畜,并定期体检;一旦发现此病要及时治疗,实现身体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