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返神经麻痹后,有些患者自行好转是怎么回事

2022-12-28 08:01:51

何刚迅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喉返神经麻痹一般是指喉部的运动神经障碍所引起单侧或双侧声带运动异常。

此症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局部或全身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多由颈部外伤、甲状腺手术、肿瘤等引起。

本病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种,周围性多见。由于喉返神经为迷走神经分支,且接受大脑皮质运动区交叉,左侧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行径较长,故右侧更易损伤。但是有些情况下,喉返神经麻痹不须治疗而可得以自愈

如果能够解除引起喉返神经麻痹的原发病因,一般是指肿瘤、胸腔病变等对喉返神经的压迫、牵拉,在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喉返神经麻痹是可以在3~6个月内得以恢复正常功能的,其前提是喉返神经并未受到损伤。

喉返神经麻痹后,声带仍然不能正常运动,但声音却有所改善

正常情况下,发音时双侧声带向中线相互靠拢并闭合,呼吸时双侧声带向外抻展,形成较宽敞的声门裂。在单侧喉返神经麻痹的病态下,由于一侧声带瘫痪并处于外展位,离中线有距离,发音时,双侧声带就不能靠拢、闭合,出现了发音时的声门裂隙,因此发音质量变得较差或很差。但由于人体自我适应性修复功能,将逐渐使正常运动的一侧声带在发音时向瘫痪侧的声带尽可能地靠拢,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发音时两侧声带的距离就能够靠拢或者完全闭合,于是发音的质量就得以改善或正常了。

如果经过6个月以上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调整状态,从西医学角度而言,这就需要手术治疗,以改善发音质量,但不能恢复瘫痪声带的运动功能;从中医学角度而言,既可促使声带尽早完成功能调整进展,亦可恢复神经功能,使瘫痪的声带能够运动,从而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