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困脾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0-05-13 12:36:48

胥小鹏 主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

寒湿困脾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症状,一般情况下是由于饮食不当,长期大量的食用一些生冷、油腻的食物或者是久居寒冷潮湿的缓解所造成的,为此建议患者应该要根据自己的发病原因来进行有效地治疗,那么,寒湿困脾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胃苓汤。如果患者是由于长期接触水湿、坐卧湿地,在受到寒湿侵蚀的情况下所引起的,那么,在治疗的时候,就应该以温中化湿为治疗原则,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一些胃苓汤来进行治疗,胃苓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可以很好地改善寒湿困脾的有关症状。

2.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其在有有效成分有蕾香、紫苏叶、大腹皮、炒白术、厚朴、半夏曲、白芷、桔梗、甘草、茯苓组成,藿香正气散适于寒湿外侵所引起的吐泄等症状,所以寒湿困脾患者如果发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后,可以选用这一药物来进行治疗。

3.陈皮茯苓汤。如果寒湿困脾患者出现有泄泻如水,胸脘痞闷,舌苔白腻的情况,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症状选择性的使用一些茯苓陈皮汤,这一药物主要是有苍术、陈皮、厚朴、茯苓、猪苓、泽泻、肉桂、白术、甘草组成,坚持服用一个疗程以后就会影响到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寒湿困脾发生以后,患者除了积极地使用以上这些中药进行治疗以外,还应该注意做好饮食起居方面的工作,脾胃素虚的患者应该要检查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同时也应该避免吃一些生冷,油腻的食物,做好防寒措施,避免风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悲观消极情绪的影响。

寒湿困脾健康指南
服寒湿困脾中药后好多屁放
寒湿困脾是中医的一种生理病理状态,具体指寒湿邪气困阻脾胃,导致脾胃阳气不升,脾胃功能受阻而引起的一种证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便溏、泄泻、食欲不振、四肢困重、倦怠等。治疗寒湿困脾证当用健脾燥湿类的中药或方剂,该类中药或方剂大多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等原因,故而服用之后会出现肠道排气量增多的情况。...
痰湿困脾与寒湿困脾的区别有哪些
在生活中,尽管“湿气重”这个词十分常见,但常常有人无法分清痰湿与寒湿。下文将从引发原因,临床表现,调理方法等方面来使得大家能够鉴别痰湿困脾与寒湿困脾。患有痰湿困脾或寒湿困脾的人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听取医生的建议调理好身子。...
寒湿困脾能引起胸闷气短吗 寒湿困脾的常见症状揭晓
中医上将寒湿困脾主要是指寒湿内盛,阻困中阳之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多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除此之外,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舌苔变白以及早起不适,湿气重等症状。此时需要到医院查明病因后,才能对症治疗。...
体内寒湿和痰饮困脾有什么不同
体内寒湿主要是体外寒气侵入到身体内引起的,痰饮困脾主要是脾的阳气不足导致脾功能降低引起的。除此之外,两种的症状也不同,前者会引起上火或者体内湿气比较重,体重增加等症状。后者则表现为口干、痰多以及厌食等症状。...
脾阳虚和寒湿困脾的区别有哪些
寒湿困脾证与脾阳虚证之间存在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手段的不同。两者也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夹杂,所以治疗时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症状表现,偏向脾阳虚更多使用健脾阳的方法,偏向寒湿困脾更多使用散寒利湿的方法。...
寒湿困脾与脾虚湿盛的区别有哪些
脘腹胀满、肢体水肿、大便溏薄可以因阴寒偏盛、水湿不化而导致,也可以因为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导致。前者一般辨证为寒湿困脾,后者辨证为脾虚湿盛,它们之间具有病因、病机、症状的不同。治疗时寒湿困脾采用散寒利湿的方法,脾虚湿盛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