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困脾与脾虚湿盛的区别有哪些

2020-06-05 17:38:37

姜德海 主治医师 枣庄市中医医院

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有脘腹胀满、肢体困重、水肿、大便溏薄等症状后,会认为自己是湿气太重了,但进一步确定是得了什么病证时,却说不出来。其实,前述这些症状可以是寒湿困脾或者脾虚湿盛导致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寒湿困脾与脾虚湿盛之间的三个方面的区别。

1、不同的病因、病机。

寒湿困脾的人多有久处于阴凉潮湿的环境、常远行涉水、坐卧湿地,或冒着雨露而行等行为举动,使水湿内侵、阴寒袭体,寒湿相合,壅滞脾胃,导致脾阳受困,影响三焦决渎、膀胱气化等,归属于实证。

脾虚湿盛是由脾气虚、脾阳虚发展而来的,脾虚湿盛的人平素喜爱冷食,或过于劳累损害机体,长久下来,损耗脾阳使其不足,脾健运失职,从而导致水湿内停中焦,归属于虚证。

2、不同的症状。

了解症状,针对性治疗。寒湿困脾与脾虚湿盛最终都表现为湿邪的致病特征,临床上的症状有所类同,但由于不同的疾病发展趋势,这两类证候的症状存在一些不同之处。比如寒湿困脾导致的水肿多为阳水,水肿的形势是全身上下的蔓延;脾虚湿盛导致的水肿多为阴水,水肿的形势是以腰腹往下,脚踝水肿多见,而且常常累及肾阳造成脾肾阳虚证。另外还有,舌象前者白腻、后者白滑,脉象前者濡缓、后者沉迟无力等。

3、不同的治疗方法。

寒湿困脾之证侧重于散寒利湿,使用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桔梗、白术、姜厚朴、甘草等,芳香化浊、祛寒燥湿。而脾虚湿盛多有气虚、阳虚导致的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症状,所以治疗方面更侧重于补益,使脾健运,湿邪自除。可以使用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益气补血,健脾;若湿盛很严重,可再配伍些燥湿药如苍术。

大家根据以上的介绍内容,就可以仔细区分开寒湿困脾证与脾虚湿盛证的不同了。但是,由于这两个证候的表现症状十分相似,不建议大家自行诊断、用药,应当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专业的、恰当的诊治,避免耽搁病势、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