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动静脉瘘的类型和病理改变?

2013-04-17 16:32:12

汪磊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后天性动静脉瘘多因外伤等引起,亦可因动脉瘤破裂感染所造成。 后天性动静脉瘘 是一种让人很讨厌的疾病,。那么大家知不知道 可以分成几类呢?对这个疾病又了解多少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 仅供给你们参考,希望对你们是有帮助的。

 类型:

动静脉之间的瘘口呈单纯性比较少见,多数外伤性动脉瘤,其部位可在动脉侧,静脉侧,或者在动静脉之间。

(一)动静脉紧贴为一裂孔隙,有的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瘤。

(二)单纯的交通导管,有如同动脉导管未闭一样,有的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瘤。

(三)囊状交通,有的伴有动脉瘤或静脉瘤。

创伤性动静脉瘘主要发生在四肢,头颈部较少,胸腹部则更少。在四肢,下肢比上肢多见;在下肢,股浅动脉比股深动脉多见。

病理改变:

动脉和静脉的交通可分直接和间接两种。邻近动的静脉同时受伤时,创缘彼此直接对合,在数天之内就可直接交通,称为直接动静脉瘘。如动脉静脉的创口不能直接对合,而在二者之间有血肿存在,以后血肿机化,形成贯通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囊或管,称间接瘘。

瘘的近端动脉进行性扩张和伸长;动脉壁初期有些增厚,后期发生退行性改变,平滑肌纤维萎缩,弹力纤维减少,管壁变薄,以及粥样斑块形成。如瘘孔大,邻近瘘口主干动脉可膨胀而形成动脉瘤。远端的动脉因血流量减少而缩小。

静脉逐渐扩张,远端可达最后一个瓣膜,近端可达腔静脉。如瘘孔大,静脉内压力骤增,外伤几星期后就可见到局部由于静脉膨胀而形成一个搏动性肿块,很象是假性动脉瘤。瘘孔小时,在瘘管处静脉逐渐扩张,静脉内膜增厚,纤维组织增生,由于静脉壁逐渐增厚,形成“动作样壁”。所以,外伤后半年左右从外形上很难区分是动脉或静脉。静脉壁也发生变性,内弹力层继裂和消失。远端静脉扩张和抻长,随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更加重静脉机能不全。动静脉瘘促进大量侧支循环形成,静脉侧支循环甚至比动脉侧支循环更多,浅表静脉广泛曲张。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介绍 可以更好的了解后天性动静脉瘘,疾病的治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患者需要耐心养病。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战胜后天性动静脉瘘,不是不可能的。正确的治疗方法,持之以恒的信心,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