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的预防与治疗

2017-08-19 14:03:28

张金凤 主治医师 赣州市中医院

纵隔炎症是一种纵隔细菌感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情况。急性纵隔炎症常形成脓肿,病情严重。慢性纵隔炎是肉芽肿样,常由原发性肺结核、组织胞浆菌感染引起的,起病缓慢,常无症状,在X线检查时发现,少数患者也可能因梗阻或压迫和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的发生引起的病变。那么,急性纵隔炎的预防方法应该怎样呢?急性纵隔炎应如何治疗?接下来一起看一下急性纵隔炎常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办法。

一、急性纵隔炎怎么预防?

1、大量的抗生素控制细菌感染,谨防菌群失调。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足量的抗生素,静脉给药,观察疗效,及时调整药物和剂量。

2、支持治疗,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更多饮水。

3、强调胸部穿透伤的及时诊断、积极抢救和急性纵隔炎症的防治。

二、治疗

1、治疗原则是:明确病因,尽快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

2、急性纵隔炎的治疗主要是由原因引起的,如吞咽如坑,异物菱角,同时必须除去,以控制排水的感染。如果异物进入胸腔或形成侧脓胸,则应将胸腔取出并同时排出异物。如果是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必须根据伤情和病情进行处理。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输血、输液、休克的防治。

3、支持营养,吸烟,氧气,物理或药物冷却,以减少系统消耗,是重要措施。若为食管穿孔必须禁食。为了保持营养,可行胃或空肠造瘘术,胃肠道营养或锁骨下静脉穿刺,行深静脉营养。

上面的内容就是对于急性纵隔炎的预防与治疗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通过阅读已经了解了这些内容。有效的方法治疗身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多注意补充身体的营养,避免由于身体体质下降的原因,从而诱发其他的症状出现,影响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