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脱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2014-09-18 19:16:24

韩莎莎 主治医师 东营市人民医院

晶状体脱位给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究竟治疗的方法有哪些呢?家属和患者都对这类疾病的到来感觉到困惑,找不到治疗的方法,就意味着患者的健康会受到疾病的威胁,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晶状体脱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吧!

1.手术治疗适应证:①晶体脱位严重损害视力,尤其是伴有白内障者;②晶体脱入前房;③晶体溶解性青光眼;④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⑤瞳孔阻滞性青光眼;保守治疗或单纯青光眼手术不能降低眼压者;⑥晶体混浊妨碍进行视网膜脱离的检查和手术;⑦脱位晶体为过熟期或成熟期白内障。

2.手术治疗:手术摘除晶体过程必须小心,尽可能减少玻璃体的脱失,术前需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或高渗剂降低眼内压,手术时可预先缝上Flieringa环。摘出晶体可采取下列方法:

⑴冷冻及硅胶晶体摘除术:对于脱入前房的晶体,在术前应用药将瞳孔缩小,作角膜缘切口 按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用冷冻头或硅胶粘取晶体。在半脱位晶体,一部分在瞳孔区,一部分在前房,且其周围有玻璃体存在者,要首先通过小切口,作前段玻璃体切割,清除前房中的玻璃体,然后扩大切口用冷冻法做晶体囊内摘出术。

⑵晶体抽吸术:对于年轻无硬核的轻度不全脱位晶体,如前房无玻璃体者,在角巩膜作一小切口伸入截囊针划破晶体前囊,也可以用Nd∶YAG激光截开前囊,用抽吸灌注针头将晶体皮质抽吸干净,必要时在颞下方、上方和角膜作双切口,从颞下方伸入一针头固定晶体,然后进行截囊及抽吸。若术中有晶体后囊破裂或玻璃体溢出,可以用前段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前段玻璃体及残留皮质。

⑶睫状体平坦部晶体切除术:对晶体半脱位的眼,可通过睫状体平坦部切口,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晶体。对较硬的晶体,可做晶体超声乳化术。

对位于玻璃体腔内的脱位晶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玻璃体切割器经睫状体平坦部,在导光纤维的协同下将晶体切除。

⑷应用过氟化碳摘出玻璃体腔内脱位晶体:过氟化碳(Perfluorocarbon)液体比水重,黏度低,在玻璃体切割后将其注入视网膜前,可将晶体浮起推至瞳孔区,用常规的方法摘出。

⑸冷冻法摘除玻璃体腔内的晶体:对全脱位进入玻璃体的晶体,可用开放或玻璃体切除术切除或玻璃体,然后将冷冻头插入玻璃体腔,摘除晶体,但此法有一定风险,不常用。

⑹晶体圈匙娩出前房或玻璃体腔内晶体:当无冷冻摘出器或玻璃体切割器等设备时可先缩瞳将脱入前房的晶体固定在前房内,从角膜缘切口伸入晶体圈匙到晶体后面,将其娩出。对脱入玻璃体腔内晶体,经角膜缘切口,向玻璃体腔内轻轻注入BSS,指向睫状体,用水流使晶体由对面浮起,伸入晶体匙,托起并娩出晶体。

⑺双针法摘除玻璃体内脱位晶体:当无玻璃体切割器等设备时,对脱入玻璃体后部的晶体,嘱患者采取头低或俯卧位,待晶体下沉到瞳孔后缘,立即用锐利的双长尖针(Barraquer针),从睫状体平坦部刺入,通过晶体后方,抵达对侧巩膜,将晶体限制在瞳孔区;然后改为仰卧位,在角膜缘切开前房,用冷冻头或晶体圈匙娩出晶体,再将前房的玻璃体切除。此法易引起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只有在没有玻璃体切割器时才谨慎使用此术式。

3.治愈标准:手术后伤口愈合,脱位之晶体被摘出,无明显刺激症状,无严重并发症,视力增进。

一般患上了晶状体脱位的话,都会选择手术的办法进行治疗的,只有选择手术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健康才不会受到疾病的威胁,做完手术以后,患者要注意术后的护理,术后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希望在生活中大家引起重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