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栓性疾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2013-03-24 21:32:49

陈宇飞 主治医师 国药同煤总医院

血栓形成和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其后果取决于血栓的部位与大小。冠状动脉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绞痛;颈动脉或脑动脉血栓表现为偏瘫、意识障碍;下肢深层静脉血栓导致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及淋巴水肿等。

血栓形成由综合性因素引起,故诊断的方法也是多种的。有的指标可预示血栓形成前的高凝危机状态;有的是对血栓形成后的诊断。迄今,尚无一个特异性指标能正确地诊断血栓形成,有时一些指标虽已异常,但该患者也不一定形成血栓,要做到正确地预报血栓形成并不容易,尚需进一步研究。

1.血液学诊断

(1)内皮素-1检测(ET-1):ET-1是平滑肌强力收缩剂,可显示血管内皮的损伤情况。

(2)血小板激活指标:当血小板活化后可释放一系列物质,测定这些物质可了解血小板活化情况。如TXB2、β-TG、PE4、GMP-140等。

(3)血小板聚集率:该项指标增高,表示易形成血栓。

(4)血栓调节蛋白(TM):正常情况下有抗凝作用,如其作用减弱,有利于血栓形成。

(5)血浆中的抗凝指标:如AT-Ⅲ、蛋白C、蛋白S、肝素辅因子-Ⅱ。

(6)纤溶指标:纤溶酶原和纤溶酶活性、t-PA、PAI活性、纤维蛋白肽A、肽B测定。

(7)血液流变学测定:包括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等。

2.器械检查

(1)血管造影:能显示血管内血栓的部位。但由于其是创伤性检查,部分病人碘过敏、检查本身可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栓形成,故此项检查受一定的限制。

(2)超声波:双显性扫描检查能对血栓精确定位,是一项可取的非创伤性诊断技术。

(3)CT和MRI:可清晰、精确诊断实质脏器中血栓形成的梗死病灶,但对肢体血管血栓形成的诊断不理想。

(4)其他: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和电阻抗体体积描记法也可采用,以前者较好。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健康指南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治疗目的在于重建血流通路,可采用手术和药物二大措施,本文仅讨论后者。   1.依...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1.预防首先应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为目标。为此需戒烟、禁酒及改变生活不良习惯。   2.积极...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常见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可并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肺梗死等。...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先天性易栓症 这是一组因遗传性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的某一环节障碍而导致血栓形成的疾病,常首发...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1.动脉血栓性疾病 以选择反映血管壁(PGI2)和血小板(TXB2、β-TG、PF4血...
老年人血栓性疾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血栓形成和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其后果取决于血栓的部位与大小。冠状动脉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稳定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