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15:15:40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体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视觉疲劳、视觉模糊等症状,严重者会直接影响正常生活。目前,为了更好的了解病情发展阶段,并采取及时的治疗,医学上依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分为四个时期,那么具体是哪四个时期呢?
1.初发期,该时期白内障开始产生,混浊由晶状体皮质从周边部位逐渐向中间发展,形成轮辐状。此时白内障的混浊感还不是很明显,通常表现为晶状体水纹状混浊或者条状混浊,若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症状,且此时患者的裸眼视力未受很大影响。
2.未成熟期,到了这个阶段,晶状体的体积明显增大,混浊感也变得比较明显,且容易并发引发急性青光眼,对患者的裸眼视力造成的影响也逐渐变大。
3.成熟期,该时期晶状体基本已完全混浊,呈现乳白色,且体积也由于病变缩水变小,此时对患者的裸眼视力也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一般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很难正常看清眼前的事物了。
4.过熟期,晶状体由于水分的持续丢失,可以看到钙化点或结晶样混浊,且晶状体的体积更加变小。此时不光裸眼视力极差,若有严重者甚至有导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能。
事实上,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由于其复杂的发病原理,已成为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疑难杂症之一,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发病率也随之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另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还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从初始阶段到完全成熟,不同患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数月,长者可达十数年。基于此,如有不适需及早就医治疗,树立预防意识,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