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于皮肤病的病因介绍

2013-10-26 11:52:39

曾旺生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皮肤病的发生在中医和西医上面都有不同的介绍,而且治疗方法也是。相信不少人都是知道的,西医主张治标,而中医主张之本。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在中医上,对于皮肤病的定义和介绍,让大家多了解一下关于皮肤病的知识:

六淫邪毒,均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发生各类外科疾病。《外科启玄》说:“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变生痈肿疔疖。”六淫致病因素,只有在人体抗病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发病的条件,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有时六淫邪毒的毒力特别强盛,超过了人体正常的抗病能力,也能成为外科各病的发生和发展条件。

六淫邪毒所致的外科疾病,大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温、风热,风为阳邪,善行而速变,故发病迅速,多为阳证;风性躁烈,风性上行,多侵犯人体上部,如颈痈、头面丹毒、瘾疹等病。风邪致病特点,其肿宣浮,患部皮色或红或皮色不变,走注甚速,常伴恶风、头痛等全身症状。

夏季多暑热,且暑多夹湿,由于暑热外受,蕴蒸肌肤,汗出过多,或汗出不畅,以致暑湿逗留,易生痱,复经搔抓,破伤染毒,即可形成暑疖,甚至发生暑湿流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下,影响气通达于肌表,而降低局部的抵抗力,更易为外邪所侵。此外,在炎夏季节,汗出过多,更因睡眠不足,饮食减少,都是降低人体全身抗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炎夏季节,疮疡的发病情况就高于其他季节。暑为阳邪,具有热微则痒,热甚则痛,热胜肉腐等特征,故其致病特点,多为阳证,患部焮红肿胀,糜烂流脓或伴滋水,或痒或痛,其痛遇冷则减,常伴口渴胸闷、神疲乏力等全身症状。

.上面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介绍中医上对于皮肤病的定义,大家可以多多参考学习一下,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进一步的了解皮肤病这种疾病的。当然了,单单了解的话肯定是不够的,在生活中大家还需要注意皮肤的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