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肤病的认识

2013-04-18 11:21:07

马玉强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人民医院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天气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接触外界各种物质的机会随之增加,导致荨麻疹、接触性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患病率也明显上升。我们临床工作中,时常听到患者问这样的问题:“医生,我怎么一到春天就过敏”。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些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荨麻疹,俗称“鬼风疙瘩”,特征是局部或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鲜红色或瓷白色的风团,瘙痒难忍。本病较常见,约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发生过一次。荨麻疹大多急性发作,皮疹可局部出现或者遍布全身,数小时又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迹。慢性者反复发作,可长达数月或数年。

接触性皮炎多见于身体的暴露部位或接触过敏物质的局部皮肤,如使用染发剂或化妆品引起的头面部接触性皮炎,患处皮肤可见红斑、水疱,有瘙痒或烧灼感。

湿疹的发生部位比较广泛,但更多发于面部、耳后、肘窝、阴囊及小腿等处。湿疹的形态为多形性,边缘不清呈弥漫性的红色丘疹,奇痒,影响睡眠。湿疹的特点是容易复发,有的持续数年经久不愈。

上述过敏性疾病多源于食物、药物,皮肤接触及吸入花粉、动物皮屑、羽毛、真菌和灰尘等。治疗过敏性皮肤病要尽量寻找并除去引发疾病的过敏原,外出旅游避免过劳、淋雨、暴晒,皮损部位避免搔抓和过度烫洗。口服药物可选用抗组胺类药物;局部治疗可选用止痒收敛为主的洗剂或软膏,但部分激素类外用药不可长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肤充血粗糙及色素沉着,应遵医嘱酌情使用。

针对一些顽固性皮肤过敏,可做过敏原检测,目前主要针对那些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如金属镍、部分动物蛋白、植物蛋白、花粉、灰尘等。因此过敏性疾病的患者,一方面可以检测过敏原,另一方面也要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对哪些特定的物质过敏,做到预防为主。

检测方法是否正确合理,要根据过敏原检测的原理及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来判定。(1)荨麻疹、特应性皮炎为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由IgE介导,合理检测过敏原的方法应为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皮肤点刺试验、皮内试验等。(2)湿疹、接触性皮炎为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疾病,一般认为与抗体和补体无关,合理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应为斑贴试验。(3)过敏性紫癜、血管炎和多形红斑,一般认为是免疫复合物沉淀于血管壁所产生的血管炎,目前尚无可靠的过敏原检测方法。(4)生物共振法用于检测过敏原无医学根据。(5)银屑病不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不应做过敏原检测。(6)药疹主要根据用药史确定过敏的药物,目前尚没有理想的试验方法确定致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