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2013-03-24 21:23:39

朱恒梅 副主任医师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1.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在数天~数周内可发生反复的溶血,网织红细胞增加,髓母红细胞增加。亲血色蛋白减少。

2.Coombs试验 多为阴性,红细胞酶活性正常。

3.末梢血涂片 可见到怪异形状红细胞、盔形细胞和破碎的红细胞。

4.血小板减少 常见,持续数天至数周。

5.其他

(1)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患者凝血活酶时间正常或轻度缩短,Ⅴ、Ⅷ因子正常或稍增加;纤维蛋白裂解产物增加,ATⅢ可减少。

(2)血清C3、C4和CH50可下降:C3可沉积在某些病人的肾小球内;血清IgG浓度开始下降,而IgA和IgM增加;在肾小球系膜区常检出IgM沉积物。纤维蛋白原沉积常见。

(3)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和BUN增加。

(4)电解质紊乱,包括血清钠、碳酸氢盐和钙下降,血钾可高或低。血清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磷可增加。

1.肾组织学检查 HUS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变。肾脏是HUS的主要受累器官,肾组织学检查可见肾脏呈微血管病变,可累及肾小球及肾间质动脉。肾小球主要病变表现为内皮细胞肿胀,内皮下间隙扩大导致毛细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在内皮下可见纤维蛋白及脂质沉积。毛细血管腔内可见红细胞、血小板及微血栓,系膜区增宽,系膜细胞溶解或呈泡沫样细胞。部分病例可出现新月体及襻坏死。严重者小动脉受累,肾皮质坏死。病变肾小球可呈灶性分布。此外肾小球可表现有缺血征象,肾小球GBM增厚、皱缩,肾小球襻塌陷,包囊增厚。肾间质微动脉及小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内膜肿胀,管壁坏死,管腔变窄,有些腔内可见血栓。肾小管、间质病变常为中、重度,有的出现肾小管坏死。病程晚期可见小动脉纤维增生,最终导致肾小动脉及肾小球硬化、玻璃样变、肾小球荒废、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图1)。

免疫荧光检查,绝大多数微血栓内可见纤维蛋白,动脉壁上可有IgM、C3、C1q及备解素沉积。电镜示肾小球肿胀的内皮细胞可从GBM剥脱,沿内皮细胞侧可见新形成的薄层基底膜,内皮下存在细胞颗粒状电子疏松物质,毛细血管腔变窄,可见含脂肪滴的泡沫细胞。系膜基质水肿,甚至溶解。

肾小球及动脉受损的程度及范围可因不同的病因、病情、病期及发病年龄而各异。有学者将HUS的肾脏病变分为3种类型:

(1)肾小球损伤为主。

(2)血管损伤为主。

(3)肾皮质坏死。

这三种病变也可互相重叠,在同一病例,肾小球病变可与严重动脉病变同时存在。儿童患者病变以肾小球为主,血管病变轻微,偶可见内皮下间隙增宽。成人HUS动脉病变较明显,因此预后不如儿童。

HUS除肾受累外,还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肺、心脏及其他器官,也会发生微血管栓塞及坏死性病变。

2.常规B超、X线、CT等检查。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健康指南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对于HUS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但加强护理积极防治感染,补充营养,及时有效处理急性肾功能衰竭,积极针...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为多病因引发的疾病,对遗传因素所致的HUS无有效预防措施,对其它原因引发本病者,要积极治疗原...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HUS的肾外损害广泛,有的威胁生命,但随着治疗手段的改进,病死率已降至10%以下,存活者中有持久...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注意与中毒性或缺血性急性肾小管坏死鉴别。儿童与青少年应与过敏性紫癜肾炎鉴别,育龄女性应与狼疮性...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应该做哪些检查?
  1.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在数天~数周内可发生反复的溶血,网织红细胞增加,髓母红细胞增加。亲血色蛋白...
溶血尿毒症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HUS在任何年龄均可罹病,但主要发生在幼儿及儿童。性别无明显差异,但成人以女性为多。可能与妊娠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