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外瘘

胃肠道外瘘治疗

  1.及早充分引流,控制腹腔感染

  胃肠术后及腹部创伤的患者出现腹膜炎征象,疑有瘘发生时应行剖腹探查,证实有胃肠道瘘时,应彻底冲洗腹腔,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必要时进行多处引流或放置双套管持续负压吸引或持续冲洗。依据细菌培养的结果,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营养支持

  对高流量瘘患者,不能恢复肠内营养时,可由深静脉插管进行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量 167~209KJ(40~50kcal),供给氮量每公斤0.2~0.3克(相当每公斤1.3~1.95克蛋白质)。部分高位瘘可将鼻饲管插至瘘之远侧肠道或行空肠造瘘或经瘘口插管,将管送至瘘口远侧进行管饲或给予要素饮食,直至能经口进食。

  3.瘘口局部处理

  (1)管状瘘 经2~4周充分引流,腹腔感染得以控制、胃肠道内容物排出量逐渐减少,则可逐渐拔出引流管直至瘘自愈。

  (2)瘘口大 瘘管较短的管状瘘及唇状瘘,可用硅胶片内堵,内堵成功后常可恢复患者饮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3)瘘口周围皮肤有糜烂 可涂敷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以防止胃肠内容物侵袭皮肤。

  4.手术治疗

  (1)适应证 ①经上述处理瘘仍长期不愈或瘘管已上皮化。②唇状瘘。③小肠瘘经上述处理,瘘排出量>5000ml/日。④瘘远侧肠道有梗阻。

  (2)手术时机 ①腹腔感染已局限或已控制。②全身营养状况良好。③一般瘘超过3个月以上者。但排出量大的小肠瘘,可在炎症控制及营养状况改善后尽早手术。

  (3)手术方式 ①肠切除吻合术。适于早期小肠瘘,腹腔感染轻的患者。②肠瘘旷置术。将有瘘口的肠段旷置,瘘之近、远侧的小肠切端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适于小肠及结肠瘘。③带血管蒂肠浆肌片修补术:适于修补难于切除肠段的瘘,如十二指肠瘘。

  5.防治并发症

  严格进行心、肺功能的监护及血电解质的监测。出现感染性休克、胃肠道大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时要及时治疗。


胃肠道外瘘专家答疑

胃肠道外瘘是什么病 胃肠道外瘘有什么临床表现? 胃肠道外瘘是怎么回事 胃肠道外瘘如何医治? 胃肠道外瘘怎么治疗呢? 胃肠道外瘘的病因是什么? 胃肠道外瘘是什么 什么是胃肠道外瘘? 大夫,我想问一下有没有什么办法... 胃肠道外间质瘤与肝血管瘤怎么区...

胃肠道外瘘热门文章

胃肠道外瘘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胃肠道外瘘是什么? 胃肠道外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胃肠道外瘘应该做哪些检查? 胃肠道外瘘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