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015-06-16 23:07:54

曾重 主治医师 随州市中医医院

许多疾病都会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由于大家对疾病的认知有些缺乏,常常导致我们的病情变得严重,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常颅内压的范围,由腰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之间。一般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压,常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表现为低颅压者较少,间或有些病人伤后早期曾经有过颅内压升高,嗣后又出现颅内低压,其发生率约为5%。

所谓颅内低压综合征,系指病人侧卧腰穿压力在7.84kPa以下所产生的综合性症候群,临床表现与颅内压增高相类似,只因处理方法各异,必须慎加区别。造成颅内低压的原因,可能原发于伤后脑血管痉挛,使脉络丛分泌脑脊液的功能受到抑制,亦可能继发于脑脊液漏、休克、严重脱水、低血钠症、过度换气以及手术或腰穿放出过多的脑脊液等。

腰穿后头疼已为人们所熟知,其机理一是腰穿本身所引起的脉络丛反射性抑制或因丘脑下部脑脊液分泌中枢发生功能紊乱;

二是脑脊液容量的减少。Franksson曾指出,当颅内压为100~200mmH2O时,自腰穿针孔漏入硬脊膜外间隙的脑脊液,1天就可达240ml之多,而正常情况下脑脊液总量为100~160ml,分泌速率约为0.3ml/min,每天可产生400~500ml,故健康人一次快速放出脑脊液20ml,即可引起头疼。Grant等(1991)认为头疼可能是因代偿性动脉扩张所致。另外,因外伤时脑脊液向椎管强力冲击,造成腰神经根袖囊撕裂亦有可能使脑脊液漏入硬脊膜外间隙,从而导致低颅压(Bell,1960)。

外伤后低颅压多发生在头伤后1~2小时,有时在2~3天之后以头痛最为突出,常位于前额及后枕部,且随头位的升高而加剧。严重时遍及全头并向颈、背、肩,甚至向下肢放射,采平卧或头低位时头痛随即减轻或消失。过去认为这种体位性头痛与脑组织下沉有关,但最近通过MRI研究并未得到证实。

因此,头痛的原因可能与颅内血管受到牵扯或推压有关;与颅内容量减少而使脑膜的张力产生顺应变化有关;或与颅腔容量代偿性调节,使血量与脑脊液量互补,所引起的颅内血管扩张有关。

其次是眩晕和呕吐,每于头位变动时或剧烈头痛之后,即出现头昏目眩、恶心呕吐,病人常有动脉细速、血压偏低、畏光、乏力、厌食、失水及颈僵等表现,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倦睡,重者昏迷。

少数病人尚可出现植物神经症状,如生命体征显著波动、面部和颈部皮肤阵发性潮红,甚至个别患者因脑组织失去脑脊液的托浮和衬垫作用,使颅神经直接受到挤压或牵扯而出现瞳孔不等大及/或外展肌麻痹等征象,易与颅内压升高相混淆,应予警惕。

以上就是我们比较普遍的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希望能帮助朋友们在生活中早日发现外伤后低颅压综合征的出现并接受正确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免身体健康遭到更大的损害。祝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