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部痛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2013-03-24 21:39:40

李进 主治医师 临沂市人民医院

慢性腰背痛的鉴别诊断是困难的,可以细致确定起病情况,疼痛的特征和精确的定位开始。疼痛可能为局部性(在病变部位感觉到且有压痛点),如纤维肌痛症;或弥漫性,如原发性纤维肌痛症。疼痛也可以由深部组织引起,如腰椎慢性骨关节炎的腰痛;呈放射性,如坐骨神经痛;或牵涉性(由内脏或脊髓疾病引起,该脏器与感到疼痛的部位由同脊髓节段的神经支配),如浆膜炎,肾盂肾炎,骨质疏松症,压迫性骨折或骨髓炎。

临床上还需对其病因进行鉴别诊断:

(1)先天性骨缺陷,退行性疾病或骨畸形可作X线检查,如摄取显示椎间小关节面的斜位片。

(2)椎间盘破裂,韧带扭伤和肌肉撕裂为突然发病,症状常在举重物后24小时内开始。特定部位局部压痛和肌肉痉挛是有意义的,提示为背部本身的病变而不是骨盆内或腹膜后疾病。CT扫描或MRI检查可提供有价值的纵轴空腔变形的图像。

(3)骨折与骨折脱位可通过病史,创伤的性质,X线检查,CT扫描,骨扫描(如99m锝焦磷酸盐标记)来排除。

(4)椎体后小关节的慢性关节炎通常与退行性椎间盘疾病有关。前者有骨关节炎的特殊临床表现与X线征象,后者有神经根激惹症状。过度伸展通常加重受累椎体后小关节的疼痛。

(5)较年轻的成人逐渐发生的下背部痛提示潜在的骨异常,如脊椎前移或脊椎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椎炎或骶髂关节炎);青春期发病高度提示脊椎关节病。盆腔与腹膜后疾病有相应的症状,无腰部的局部体征。

(6)肿瘤与感染较难诊断,可类似破裂的椎间盘。占位性肿瘤常由CT,MRI或脊髓造影诊断。脑脊液检查不一定能鉴别肿瘤与椎间盘破裂,两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都可以升高,但此项检查在诊断脑脊膜炎和其他感染是必要的。

(7)纤维肌痛可引起慢性下背部疼痛和僵硬感,为其局限性(肌筋膜)或弥漫性(纤维肌痛)症状的一部分。

下背部痛健康指南
慢性下背部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背部痛一般大多都是有相关病史的人会发病的,而且下背部痛多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生,这种病症并...
下背部痛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几乎每个单次发作的患者均可在数天至数周完全恢复,但在各种情况下可以反复发作或症状转成慢性,特别是...
下背部痛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的预防最主要的是查明病因,针对病因对病人...
下背部痛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下背部痛多是指...
下背部痛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慢性腰背痛的鉴别诊断是困难的,可以细致确定起病情况,疼痛的特征和精确的定位开始。疼痛可能为局部性...
下背部痛应该做哪些检查?
  由于引起下背部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因此临床上对本病病因的诊断也需要借助很多辅助检查方法,如X线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