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特征

2015-07-15 23:15:30

刘树辉 主任医师 朝阳市第四医院

  小袋纤毛虫病属于虫卵感染的疾病,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有些患者完全没有症状,但是急性发作的患者症状就较多,患者在生活中要了解引起小袋纤毛虫病的原因,还要了解发生疾病后的症状特征,这样方便患者采取治疗,那么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特征有哪些呢?

  当人体患有慢性疾病、营养不良、肠道功能失调时,虫体即可侵入繁殖并致病。虫体侵入人体后需要一段时间以适应肠道内共生菌群,一旦适应后即能大量迅速繁殖,肠道中一些细菌如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以及其他寄生虫有促进本虫生长,诱发病变发生的作用,结肠小袋纤毛虫侵入肠组织须借助虫体纤毛的机械运动及分泌透明质酸酶的作用。

  虫体通过透明质酸酶溶解细胞间质而穿入肠组织。在严重感染的猪粪中,还曾分离出糖原分解酶和溶血素。虫体借助上述因素引起结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并可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加重黏膜病变。

  病理改变类似于溶组织内阿米巴所致的肠道病变,病变部位主要在盲肠和乙状结肠偶尔累及回肠末段和阑尾,个别病例虫体可侵犯肠系膜淋巴结、肝、肺及胸膜泌尿生殖道等肠黏膜充血、水肿,有时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病变早期肠黏膜可有直径数毫米的火山口状溃疡,逐渐扩大融合,形成口小底大边缘不整齐的溃疡与阿米巴性溃疡,不同本病形成的溃疡,开口稍大且颈部短粗。

  溃疡底部一般位于黏膜下层,但在周围肠黏膜内也可见大量滋养体。溃疡间黏膜可正常或水肿出血,并有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后多数人并无症状,发病者不足1/5,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

  1.急性型

  起病急骤。腹泻明显,每天数次或十余次,严重者可达数十次之多。大便有黏液或脓血但多无阿米巴痢疾的腥臭味腹痛常见并伴有里急后重,脐周或双下腹有压痛。患者多有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乏力及食欲减退。严重患者可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及消瘦,偶可导致肠穿孔。本型病程较短,往往不治自愈。

  2.慢性型

  起病隐匿,以反复发作的腹泻为主要表现,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并呈周期性发作,常因劳累受凉、饮酒或进食脂肪食物而诱发。大便每天数次多为糊状或水样,有黏液但脓血少见。少数患者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患者多伴有腹胀阵发性腹痛,肠鸣音活跃,双下腹压痛等。病程长者可有消瘦、贫血、体重下降、易激动、失眠等。

  当我们了解完文章的内容后知道小袋纤毛虫病的原因和症状特征,此时患者要到医院做检查进行疾病诊断,此时要做的检查有血象检查、病原体检查等,检查后要结合小袋纤毛虫病的诊断依据进行疾病鉴别,疾病诊断才会更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