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小儿高血压

2013-05-06 10:05:56

曲朋安 副主任医师 烟台龙矿医院

小儿高血压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对儿童的健康乃至成长发育都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带来困扰。如何治疗小儿高血压,以减少小儿高血压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医对小儿高血压的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那么中医是怎样治疗小儿高血压的呢?请看以下内容

一、中成药治疗

1.六味地黄丸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阴虚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3丸,6~9岁每服1/2丸,9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2.天麻钩藤冲剂

功能主治:清热活血,益肾平肝熄风。用于肝阳上亢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2包,6~9岁每服1包,9岁以上每服1 1/2包,每日3次。

3.复方杜仲片

功能主治:清肝降压,活瘀补肾。适用于肝阳上亢见有热象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2片,6~9岁每服3片,9岁以上每服5片,每日3次。

4.菊明降压丸

功能主治:清肝泻火,降压。用于肝火上炎之证。

用法用量:3~6岁每服10粒,6~9岁每服20粒,9岁以上每服30粒,每日3次。

二.辩证方剂

该病在中医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肝风、肝火、痰浊、血瘀等,中医治疗原则是在滋阴补虚,养肝益肾的基础上,据病情不同而酌情配以泻火、熄风、祛痰、化瘀等法。

1.祛痰方剂

功能主治:熄风化痰,开窍醒神。

方剂:羚羊角汤合温胆汤加减。生石决明、代赫石、白芍各15g,钩藤、菊花、丹皮各12g,半夏、竹茹、黄芩各10g。抽搐重加僵蚕、全蝎;头痛甚加夏枯草、菖蒲。

2.泻火滋阴方剂

治法:滋阴降火,平肝潜阳。

方剂:天麻钩藤饮加减。生石决明15g,天麻、钩藤、茯神、夜交藤各12g,川牛膝、桑寄生、杜仲、龙胆草各10g。筋惕肉run加白芍、僵蚕;烦躁易怒、口苦目眩加柴胡、丹皮。

3.肝肾阴虚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养肝益肾。

方剂:知柏地黄丸加减。熟地、山药、山萸肉各12g,茯苓、泽泻、丹皮各10g,知母、黄柏各6g。目涩眼花加枸杞子、女贞子;失眠多梦加酸枣仁、五味子。

4.痰湿内阻

功能主治:化痰除湿,平肝潜阳。

方剂: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钩藤、白术各12g,枳实、丹皮各10g,半夏、竹茹、陈皮各6g。痰多者加瓜蒌、远志;食少便溏加薏苡仁、茯苓。

三.民间验方

1.降压茶

方剂组成:钩藤、夏枯草、决明子、黄芩、茶叶各等量。

用法用量:每包1~2g,开水冲泡饮服,日2~3次,2周为1疗程。

2.平肝化瘀汤

方剂组成:夏枯草、桑寄生、石决明、白芍、牛膝、草决明、柴胡、丹参、大黄。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20天为1疗程。

3.远菊二天散

方剂组成:远志、菊花、天麻各0.28g,川芎、天竺黄各0.25g,柴胡、石菖蒲、僵蚕各0.22g。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装入胶囊,每服1~2g,日服3次。

4.菊花、桑叶、葛根、苦丁茶各10g。以开水泡,代茶饮

四.针灸治疗法

1.体针

主穴取风池、曲池、足三里、内关穴。肝阳上亢加太冲、悬钟;痰阻于内加丰隆;肝肾阴虚加三阴交、太溪。行泻法或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穴位注射

曲池、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每2穴为1组,三组穴轮流

使用,每日1组。每穴注射利血平0.03~0.05mg,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耳针

取肾上腺、心、神门、降压沟、内分泌、肝、肾等。毫针轻至中度刺激,每次选3~4穴,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4.穴位放血

取太阳、印堂、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每次选2~3穴,先行穴位消毒,再用三棱针点刺各穴约2mm深,令每穴出血5~6滴,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

通过以上关于中医治疗小儿高血压的相关介绍,相信你对中医治疗小儿高血压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勿滥用上述药物或治疗方法。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小儿高血压用药方案
格平
厄贝沙坦片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可以用于各种类...
氢氯噻嗪片
氢氯噻嗪片是常用的利尿剂,同时也是高血压指南推荐的药物,可以有效的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