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吗

2021-12-06 18:03:39

惠丽超 副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血管性血友病是一种止血障碍性疾病,这种疾病是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数目减少或者是质量异常所引起的。该病根据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数量以及质量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类型不同患者患病轻重程度也有所差异。那么该病到底会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呢?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来讲,血管性血友病本身就是一种出血性疾病,这种疾病的症状是出血,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如鼻出血、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同时外伤或小手术后的出血也较为常见。因此,该病是会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当然除了血小板减少之外,该病还会带来其他多种危害。那么究竟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1、贫血

由于该病会导致反复出血,所以患者最终会因为反复出血而引起贫血,其中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缺铁性贫血。

2、周围神经受累

一般发生在肌肉以下的出血患者,病情较轻可以自然吸收,不过严重的患者无法吸收,会压迫到血管与神经,致使患者出现剧痛、肌肉萎缩、活动不利、麻木等症状。

3、上呼吸道梗阻

若患者口腔底部、咽喉、舌部、扁桃体、后咽壁或者是颈部等部位发生严重的出血,那么就会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窒息。

4、腹膜后出血

腹膜后出血可引起麻痹性的肠梗阻、休克以及贫血,其中下腹部出血还可阻塞输尿管,导致肾功能异常或是肾衰竭。

通过以上介绍可知,血管性血友病是会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血小板减少会对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建议患病者积极进行治疗。一般对于病情较轻者无需特殊治疗,症状较严重者可能需要输血来补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同时使用药物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