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的老年人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2013-05-02 20:49:30

侯争飞 主治医师 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内膜炎在老年人患者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心内膜炎的老年人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呢?专家称,我们应该首先掌握该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这样才能够尽快找出致病原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中专家就详细为您介绍一下心内膜炎的老年人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呢。

血培养:血培养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具有确诊的价值,并为治疗提供依据。国内报道血培养的阳性率为25%~44%,国外为63%~92%。在应用抗生素前24~48h取3~5次血,每次10ml,发热时取血可提高阳性率。已用抗生素者其血标本用培养基稀释20倍,若用过青霉素加青霉素酶,用过头孢菌素高渗培养基。应常规作需氧及厌氧培养,必要时可针对某些特殊微生物作特殊培养。治疗结束前不应丢弃培养基,作为选择抗生素参考。

1.超声心动图 此已成为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能发现赘生物而使感染性心内膜炎得以确诊,此外还可提供有关瓣膜损害、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复杂并发症的信息。近年来出现了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中价值明显优于M型超声心动图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通过利用食管靠近心脏解剖位置的优势,使心脏结构更清晰显示。它是将超声心动图传感器置于内窥镜中,从食管内显示心脏结构,避免了经胸壁超声受胸壁和肺的干扰。Shapiro等报道了44例具有典型瓣膜赘生物的病人检查结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出率为33/44,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为23/44,两者有显著差别。而且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检测更小的赘生物更好。但超声诊断也有其局限:①可能将瓣膜钙化、增厚、瓣叶或腱索断裂看作赘生物。②不易判别病灶是否为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复发者。③与无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不易鉴别。④超声结果正常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

2.核素检查 例如67Ga扫描可显示感染灶。近来有报道用99mTc标记的抗NCA-95抗粒细胞抗体能在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灶中浓聚,可作为超声心动图的辅助诊断手段,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率。

3.其他 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抗原及抗体,如免疫沉淀实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心导管造影,极少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因有导致赘生物脱落的危险,仅偶尔用于了解瓣膜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专家向我们介绍的关于心内膜炎的老年人患者应该做哪些检查的内容,还请大家都能够有所了解。我们应该首先掌握该疾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这样才能够尽快找出致病原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尽快恢复健康。

心内膜炎用药方案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导致的心内膜炎有很好的消炎作用。一般抗...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
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对于变形杆菌属产气肠杆菌有很好的杀灭作用,本品可以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