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有哪些症状 新生儿溶血的这些症状详述

2020-12-29 10:42:16

王辉 主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了新生儿带来的喜悦。可是也有很多新生儿在出生后就被疾病缠身,其中就包括新生儿溶血症,患儿一旦确诊必须要及时治疗,否则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水肿、严重贫血,甚至还会造成脑瘫、智力障碍等严重的后遗症,那么新生儿患了溶血症后都有哪些症状呢?

先来了解一下新生儿溶血症,一般是因为母亲和胎儿血型不合导致的同种免疫性溶血,常见的是ABO溶血病,极少数为Rh溶血病。该疾病在新生儿出生后就会犯病,所以很容易被查出,及早治疗一般都会康复。那在发病后都会出现哪些症状呢?接下来详细讲解一下。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有直接关联,一般Rh血溶症患儿症状都较严重,出现死亡的几率更大,但是临床中Rh溶血很少见,所以着重来介绍ABO溶血。

1.黄疸:黄疸是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的症状,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一星期褪去。但是溶血病患儿的黄疸出现早、发展快,血液中的胆红素偏高,还会有血红蛋白尿,尿色很深。

2.肝脾肿大:新生儿溶血症的初期,不会表现出肝脾肿大,只有在重症溶血时,才会伴随出现。

3.贫血:新生儿溶血患儿均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重度贫血也会引起心力衰竭。

4.神经系统症状:患儿会出现嗜睡、喂养困难、固定视角、惊厥的症状,这些都是溶血病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都是因为血液中胆红素偏高损伤脑细胞,引起的胆红素脑病,是很严重的合并症状,治疗不及时会危及生命。

上述四点描述都是新生儿溶血症的详细症状,新生儿溶血症在产前检查就可以查出。根据临床数据显示新生儿溶血的概率并不大,而且该病症容易发现,尽早治疗有很高的治愈率,所以女性也不必太过担心,在产前的检查中多多注意就可以了。

新生儿溶血病健康指南
新生儿溶血症好治吗 这几个方法能治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又名为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属于新生儿科疾病,病发起因与母婴血型不符、婴儿母亲有输血史等原因有关,一旦发病容易产生黄疸、水肿、贫血以及肝脾肿大等表现。针对于轻症的新生儿可采用一般、药物等方法治疗,加重后可给予光照方法治疗。...
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要怎么治
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是一种染色体遗传病,家族中25%的爸爸妈妈或50%的兄弟姐妹患有这种疾病,就属于遗传性疾病。因此,早期确诊疾病后,建议使用苯巴比妥降低胆红素水平,但千万不要随便用药,一定要听从医生安排,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怎么办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引起皮肤和皮下组织化脓性炎症、呼吸道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盂肾炎、风湿热和其它疾病。早期确诊疾病后,建议选择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尤其是青霉素是治疗疾病的首选药物。如果患者青霉素过敏,也可选用氨苄西林、羟基氨苄西林、青霉素G、长效西林等,以达到治疗效果。...
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怎么办
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是一种家族遗传性疾病,危害性较多小儿的身体健康,主要因为基因突变而发病,导致肝细胞摄取以及转化胆红素能力降低,继而引发身体乏力以及黄疸等表现。该病较为复杂,其治疗要立即展开,临床上以药物治疗为主,可根据小儿的病情选择针对性的药物来治疗。...
溶血性黄疸会造成小儿脑瘫吗 溶血性黄疸的造成原因分析
引起溶血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性球性红细胞增多症、各种遗传性贫血、不同血型输血、药物性因素、溶血性疾病。另外患者发生某些疾病也会导致溶血性黄疸的发生。 一般来说溶血性黄疸是不会引起脑瘫的,但会导致胆红素脑病。...
小儿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会不会遗传
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综合征包括很多类型,比如吉尔伯特病、高胆红素血症I型、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非结合型、青少年间歇性黄疸、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等。不管哪种类型,都和家族史有关,因为临床案列证明,25%的父母双方患有这种疾病,遗传给小儿的概率很大。...
新生儿溶血病用药方案
人血白蛋白
新生儿溶血病最主要并发症就是大量游离胆红素引起胆红素脑病。输注人血白蛋...
苯巴比妥片
苯巴比妥可以增加胆红素从粪便及尿液中排出的量,减少血液中游离胆红素浓度...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以从根源上阻断患儿红细胞破坏,减少游离胆红素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