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心律失常的特点

2013-11-09 18:05:40

曲朋安 副主任医师 烟台龙矿医院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在成人和小孩都比较常见,目前有资料显示新生儿也正逐渐成为这一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那么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的心律失常是不是和成人一样呢?有什么不同的呢?

新生儿心律失常主要由折返机制造成,少数为自律性增高或平行心律,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早搏次数因人而异,同一患儿在不同时间亦可有较大出入。某些患儿于运动后心率增快时早搏减少,但也有反而增多者。本病对药物反映良好的儿科急症之一,若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

特点

小儿因处于生长、发育的最旺盛时期,心脑的生理(如心肌细胞传导系统、起搏系统)处于逐渐发育健全的时期。因此,其发生心律失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初生时易发生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症候群等,以1岁以内婴儿多见,随着年龄增长,发育日臻而自行消失。

(2)新生儿期窦性心律极不稳定,婴儿期易发生阵发性心动过速。

(3)如胚胎发育中,房室结区及房室束不相互连接,导致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

(4)小儿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其次为异位心律,第三是传导阻滞。窦性心律失常中以窦性心动过速居首位,其次为窦性心律不齐,仅此两项占心律失常心电图的78 6%,二者多数为生理现象。小儿异位心律中以过早搏动(早搏)发病率最高,以室性最多,房性次之,结性较少见。传导阻滞中以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占首位,右束支传导阻滞次之。而室性过早搏动,常找不到肯定的原因。新生儿及婴儿早期过早搏动,可随年龄的增长而自愈。

(5)小儿窦性心动过缓、游走心律失常、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以学龄期儿童多见。

(6)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与成人不同之处主要是心房颤动较成人显著减少,只占0.6%,成人心房颤动仅次于室性早搏,居第二位。

(7)小儿心律失常病因先天性因素占了一定比例。如三尖瓣下移易并发房性过早搏动、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大血管易位常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间隔缺损常发生第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单纯心脏传导系统发育畸形可引起心律失常,如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新生儿是一个各项生理功能还没有完全适应社会环境的一个群体,新生儿的心律失常由他们自己的特点,熟悉掌握这些特点并且熟悉新生儿心律失常对小孩的影响对于了解新生儿的病情和选择合理的治疗芳芳有非常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