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黏膜出血吗 血小板减少的最主要症状介绍

2020-05-26 10:30:49

李晓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胸科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会因为不同的情况或原因导致自身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从而给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由于血小板减少是目前比较少见的一种血液疾病,所以大多数人并不很清楚血小板减少的主要症状有什么。所以今天就围绕血小板减少简单的科普一下该疾病的症状以及确诊之后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血小板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凝固血液。当人们出现伤口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附近释放活性物质形成凝血栓,阻止血液的外流。因此,当血小板减少后,人们的凝血功能就会相应的减弱,一旦出现较大的伤口,很有可能会导致失血过多、流血不止的症状出现。

同样的,血小板的减少对人们的毛细血管有很大的影响。当血小板减少后,毛细血管会变得十分脆弱,其主要功能也会相应的削弱,所以常常会使患者出现皮下黏膜出血、皮肤黏膜紫癜、牙龈出血、贫血、头晕乏力等症状。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症状。

除此以外,血小板减少还有这样几种主要症状:

1、发烧

当出现该疾病后,人们会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从而会导致发烧的出现。与此同时,患者还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的感染性或者非感染性疾病,严重损害自身的健康。

2、皮肤颜色改变

该症状出现主要是因为当血小板减少后,血液中的还原红蛋白也会相应的增多,这种变化的外在表现就是人们的皮肤颜色出现变化,主要以青紫色为主。该症状主要出现在人们的脸上、嘴唇、四肢等地。

由于血液在人们身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患者应当重视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相关症状,出现后需要立即到医院救治。但是人们也不要因此而有很强的心理负担,只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平时多多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健康很快就会回到自己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