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怎么回事

2022-08-25 19:43:50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皮肤受伤在生活当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稍不留意可能就会导致皮肤损伤,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但是有些人会发现伤口经常血流不止,这是让人感觉非常麻烦的事情,不得已到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要比正常人少很多,这种现象被称为是血小板减少症,也是临床血液性相关疾病,下面给大家介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与风疹、麻疹和水痘等病有关,也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原因,这些疾病都与病毒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有关。一般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在发病之前无感染史,感染也是因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导致自身抗体所引起的。经临床检查,患者体内血清中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而且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升高,这是由病毒抗原所引起的疾病。

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证实患者通常会有以下的症状:

1、贫血

贫血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但由于发病的原因不同,出现贫血的程度也不同。根据贫血的程度,分为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亚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出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会引起出血的症状,位于患者的皮肤表面,能够清晰的发现患者的皮肤有淤斑,出血的部位位于牙龈、鼻子或嘴,严重时还会发生消化道或内脏出血。

3、发烧和面色苍白

自身抵抗力下降会受到外界的感染,临床大多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伴有发烧、面色苍白或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的症状表现。

为了预防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出现,最主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从而能够防止病毒的侵犯。一旦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主要还是找到发病诱因,然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的加重,平时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的综合素质,调节日常的饮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