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会怎样 血小板减少的四个后果揭晓

2022-08-25 19:44:00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小板减少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指血液中的血液中血小板细胞开始减少,当血小板减少到小于100×10^9/L的时候,就会影响人体的止血和凝血功能,增加伤口流血的时间和血液凝结的时间。血小板的减少是对病人非常不利的,它的危害包括黏膜出血、手术容易出现大出血的现象、易发生紫癜和消化道容易出血。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四个危害。

1、黏膜出血

因为血液中血小板的减少,让血管中的毛细血管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破裂,从而让一些毛细血管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出现流血的现象,而且这种流血不容易停止。比较常见的就是流鼻血,因为鼻腔内含有比较多的毛细血管,而血小板的减少,会让这些毛细血管变得比较脆弱,在遇到一些碰撞后,就非常容易出血。

2、手术容易出现大出血的现象

患者进行一些手术的时候,医生是会切开人体的皮肤的,在切开皮肤的同时,也会将一些血管给破坏掉。如果患者本身血小板减少,并且减少到一定数值的时候,在一些小血管的破裂处,血小板没有办法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无法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从而导致血液无法凝固,出现大出血的现象。

3、易发生紫癜

血小板的减少还会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弱,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弱后,就特别容易出现紫癜的症状。紫癜一般都会出现在人体皮肤比较松弛的地方,如眼睛附近等,并且因为紫癜的出现,会带来一定的疼痛,严重一点的患者会在口腔黏膜的部位,出现一块块紫色的斑。

4、消化道易出血

血小板的减少还会引发人体的消化道出血,因为肠胃内含有比较多的细小的血管,当这些血管破裂后,血液没有办法快速凝聚,导致胃部出现大出血的现象。严重一点的患者,可能还会有生命危险。

通过上面的介绍,想必大家都了解了血小板减少后,带来的四个比较严重的后果。如果检查出来发现血小板开始减少,可以将日常的饮食做一些调整,可以多吃一些红枣,花生等补气血的食物,来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看一下血小板减少的情况,有没有停止或者是缓解。平时也可以多锻炼身体,出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