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20-05-29 17:12:49

赵晶晶 主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一些人在做抽血化验的时候,会被告知存在血小板减少这一状况,有的人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粘膜下出血,皮下出血,出血后不容易止血等方面的表现,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所引发的呢?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做相关的介绍。

第一、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

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可能是获得性因素所造成的,遗传性因素主要是来自父母或其他人遗传影响的,而获得性的血小板减少往往是长时间服用一种药物或患上了恶性肿瘤,长时间遭到电离辐射等影响,对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他骨髓增殖所引发的,会影响到整个造血功能,患者会有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方面的状况。

第二、血小板破坏过多

如果人的血小板破坏过多的话,特别是后天性的破坏,患有一些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疾病,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比较常见的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疾病通常治疗难度比较大,病因也不好找出,一旦发现应该早期进行积极正规的处理。

第三、病毒因素

有一些血小板减少,是因为身体感染了某种病毒所引发的,在做抽血化验的时候会发现有较高的抗病毒抗体,可以初步确定是因为病毒抗原所引发的,病毒抗原进入体内之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对血小板进行损伤并吞噬细胞所清除而引发的。

血小板减少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和遗传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另外就是长时间服用药物,患有一些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或者是遭遇病毒侵袭等因素所引发的。对于这些可能形成的原因,大家还是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当中加强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