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哪些 四种药治血小板减少症较好

2022-08-26 11:42:46

郑永江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血小板减少后,人体就很容易发生出血症状,这时需要给予有效的治疗来改善疾病。因此,临床上有很多的药物都可以治疗疾病,比如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非常不错。下面了解那四种药治血小板减少症。

​第一、血小板减少症是指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血小板减少后,身体容易有出血症状,这时需要及时治疗,临床上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很多,这时应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药物。比如,患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首选是糖皮质激素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第二、激素药物可以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脾脏对血小板损害,并增加血小板数量。此外,对于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利用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以与巨核细胞受体结合并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裂的细胞因子可以产生大量血小板。

第三、血小板数量减少,可以服用口服氨基肽,升血小板胶囊等药物,如果治疗效果不好,西医需要去除脾脏,选择中药进行治疗。中药对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非常有益。此外,血小板减少症还具有继发性问题。

第四、跟多原发性肿瘤疾病,在放疗和化疗后,就会引起血小板减少。另外,临床患者血小板很少,住院期间突然发高烧,血小板迅速下降。这也属于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可能伴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问题,这是一种更为紧急和严重的疾病。

治疗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服用药物后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临床上对于不同药物类型的选择要听从医生的安排,比如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使用,对于病情的解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