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2022-10-18 09:58:44

钱端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患者突然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停止,引发患者死亡的现象。且发作前没有预警症状,通常是患者突然倒地,在发作后6分钟之内抢救,有较大概率能挽救患者的生命。那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Image

当患者发生意识丧失,倒下时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是双手相叠按压患者胸部,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次以上,每按压30次,做两次人工呼吸,在18秒内完成30次按压胸部的动作。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医务人员越早赶到越能接受治疗。

心源性猝死通常没有预警症状,突发时患者可能处于独处状态,即便不是独处状态,周围人也不一定了解急救方法。与其寄托于其他人,患者更应了解怎么防止发生心源性猝死。

预防心源性猝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才能了解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若有疾病也能及早发现并治疗。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指作息规律、饮食健康、适当锻炼。戒烟戒酒,控制体重。

3.劳逸结合,适当宣泄情绪。不论是生活上或工作上发生的一些事造成了紧张、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不要压抑,用合适的方式发泄出来。

以上就是对心源性猝死急救方法的介绍。心源性猝死急救有一个黄金期,就是在发作的前6分钟,如果错过这个急救黄金期,患者的生命很难挽回。所以,若是有家人属于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要学习并掌握急救方法。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要学会如何预防心源性猝死发生。

心源性猝死健康指南
心源性猝死患者可以使用AED吗
  通常而言,心源性猝死患者可以使用AED,但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尽快拨打120急救。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死亡,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大多数发生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最长不超过6小时。AED是指自动体外除颤仪,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的医疗设备,主要包括体外除颤器和心电监测仪。   心源性猝死的患者除需要使用AED进行抢救外,还需要及时拨打120急救。...
心源性猝死前的征兆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是非常多见的一种疾病,不过在发作之前往往会有一些征兆,特别是胸闷、心慌、疲劳、心跳过慢、口唇发紫、容易情绪激动、出现眼前发黑等。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这些症状表现,最好引起高度的警惕,早到医院进行诊治。...
心源性猝死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发生时,双手交叉以18秒30次的频率按压患者胸部,再对患者做两次人工呼吸。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心源性猝死前6分钟为抢救的黄金期,如果身边有人发生心源性猝死,要及时抢救。如果本身属于先天性猝死高发人群,则更注意预防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的3个征兆分析
心源性猝死,顾名思义是因为心脏原因所引发的猝死,患者往往会出现突然性的意识丧失,一般在急性发作之后一小时内,就出现死亡。心源性猝死带给患者的危害非常的大,但一般情况下也会有一些前兆,比如有的患者会有心慌、胸闷、心跳过缓、晕厥等多方面的表现。...
透析患者心源性猝死的易感因素有哪些
心源性猝死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症,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冠心病、急性心梗、年龄因素、高血压等所造成的,建议患者在平时生活当中注意预防这些易感因素。如果已经出现了心源性猝死问题,应该尽快进行抢救,平时生活当中要多锻炼,增强心脏功能。...
哪些心脏病更容易诱发心源性猝死
心脏病是中老年人比较容易出现的,而且很多心脏疾病会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问题,对生命安全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瓣膜心脏病、扩张型心脏病、冠心病等。为了降低心源性猝死出现的概率,建议在发现这些不良病变的时候,尽快采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