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7 19:16:20
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此类青光眼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起病隐匿,早期一般无自觉症状,不易发现,大多数患者直到有明显视功能损害时如视野缺损才注意到,当发展至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虹视,眼胀,头痛甚至恶心症状,也有不少患者因其他眼病就诊而被发现为青光眼者,如有的以近视眼,有的甚至以废用性斜视为首次就诊症状,由于3岁后眼球壁的弹性比婴幼儿差,所以眼压增高后眼球及角膜外观仍正常,但部分病例可因巩膜持续伸展而表现为近视的增加,以至于有的病例一直认为是近视加深,不断地更换眼镜,待到视力不能被矫正时才就诊,已经是中心视野受到损害,这类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而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也易感,两者可互相影响,一旦发生青光眼,由于同时存在近视眼,可干扰临床检查,青少年型青光眼的视盘病理凹陷表现浅而宽,不如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凹陷那样典型和容易识别,房角一般呈宽角,虹膜附着位置较前,可见较多的虹膜突(梳状韧带)或中胚叶组织残留,其病程进展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相同。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一般无自觉症状且眼外观基本正常,对近视度数呈进行性增长的年轻人应考虑到青光眼的可能性,多次测量眼压及眼底检查十分必要,5~6岁以下儿童可作粗略的视野检查(面对面视野检查法),8岁以上则大多数可作一个量化的视野,帮助诊断。
青少年型青光眼较易误诊及漏诊,国内报告误诊及漏诊率为43.4%,因青光眼可促进近视的发生与发展,而近视眼对青光眼的损害特别易感,两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特别是由于患者中多数为近距离阅读为主的青少年学生,是近视多发和进展的年龄组,因而易被误诊为近视眼,也有些患者被误诊为视神经萎缩,因为青少年型青光眼的视盘病理凹陷表现浅而宽,不如开角型青光眼视盘凹陷那样典型和容易识别。
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治疗前
(一)治疗
治疗方面,开角型的青少年型青光眼可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原则治疗,但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手术效果也不理想。早期患者可先行药物治疗或试行小梁切开术或激光小梁成形术。多数患者因病情属中晚期而需作小梁切除术或其他滤过性手术。闭角型者手术治疗效果不佳,合并症多。有人对比了小梁切开术和房角切开术的效果,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1.作为首选手术,外路小梁切开术在统计学上优于房角切开术。外路小梁切开术23只眼中19只眼(83%)获得成功,而房角切开术的24只眼中只有8只眼(33.3%)成功(P=0.003)。
2.需要多次手术控制眼压者,房角切开术的12只眼行手术31次,平均每眼2.58次。而外路小梁切开术的8只眼只需13次,平均1.63次。
3.远期效果(手术后1年随访),行房角切开术的23只眼中有20只眼失败,占86.95%。外路小梁切开术的8只眼中有6只眼失败,占75%。国内材料报道了少数病例2年的随访结果,小梁切开术的成功率50%左右。滤过性手术的3年随访手术成功率为69.5%~76.5%。在术后长期追踪观察(3~16年)的患者中有几种严重的晚期合并症发生:
①视网膜脉络膜脱离;
②长期低眼压;
③巨大滤过泡形成;
④滤过泡破裂或感染。
(二)预后
青少年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处理都比较困难,手术预后不理想,应加强随访并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简单描述了青少年性型青光眼的症状及治疗,希望可以对亲爱的读者有帮助。眼睛是与世界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眼睛的疾病一定要重视,小病早去、大病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