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性聋的表现和预防方法

2013-07-18 09:44:12

包德刚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污染也日趋严重。噪声污染便是其中之一。人们长期处于超过85~90dB强度的噪声中,会发生缓慢的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称为噪声性耳聋。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疾病。临床上有一些方法可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处于这种疾病的进程中,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该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4,000Hz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计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向高低频发展,最终普遍下降。此时感到听力障碍,严重者可全聋。耳鸣与耳聋可同时发生,亦可单独发生,常为高音性耳鸣。

开始接触噪声时,听觉稍呈迟钝,若离开噪声,数分钟后听力恢复,此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若在持久,强烈噪声作用下,听觉明显迟钝,经数小时后听力才恢复,称为听觉疲劳。若进一步接受噪声刺激,则导致听力损伤,不易自行恢复。

疾病预防

1.控制噪声来源。

2.减少噪音接触时间。

3.耳部隔音,戴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一般在80dB噪声环境长期工作即应配用简便耳塞,90dB以上时必须使用防护工具。简便者可用棉花塞紧外耳道口,再涂抹凡士林,其隔音值可达30dB。

4.卫生监护,就业前应检查听力,患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噪声敏感者,应避免在强噪声环境工作。

5.争取早期治疗。

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远离噪声污染源,如果工作环境避免不了噪声,应积极做好防护措施,还要定期做听力检查。听力作为人的感官之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听力,再仔细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