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2020-06-23 13:26:26

薛磊 副主任医师 河北省儿童医院

颅内蛛网膜囊肿由于病变部位,在机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附近)。临床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囊肿的生长部位、囊肿的大小、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程度等多方位,决定适宜的手术方式。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方法。

1、囊肿-腹腔分流术:该手术是通过不断将脑脊液引流至腹腔排除体外,逐渐降低囊腔内压力,使受压的脑组织膨胀、恢复正常,直到发生囊肿的蛛网膜处脏层与壁层压在一起,囊肿消失。这个分流方法可以避免突然减压所致的脑组织移位,操作简单、创伤小、风险低;适用于部分术后复发、高龄或婴幼儿患者。但也有缺点,比如引流过度的话,易引起低颅压头痛、堵管、血肿,长期置管也可能会引起患者心理上的不适。

2、显微镜下手术:显微手术主要需要进行囊肿切除术与脑池沟通术。开颅,显微镜下尽可能显露囊肿,查明周围毗邻关系,抽吸囊液,将囊肿大部分或全部切除后,充分分离周围蛛网膜黏连较重处,建立与蛛网膜下腔的交通,术毕彻底止血并冲洗干净;再置管引流血性液体2天左右,以减少疏通渠道的粘连和阻塞,防止复发。显微手术方法可以在最小副损伤的基础上,将囊肿壁最大程度的切除,具有显露充分、利于囊肿摘除、避免过多损伤、提高深部囊肿的切除率等特点。但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病变部位与神经、血管常有粘连,所以手术风险高,创伤大,并发症常见,恢复时间长。

颅内蛛网膜囊肿还是属于良性的病变,目前主流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手术创伤不会过大,安全性也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希望患者们都能够尽量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面对颅内蛛网膜囊肿的相关手术,相信一定会治愈这个病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