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4网友分享
离婚在现代社会来说,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一旦有了孩子的家庭,而夫妻却成为了半路夫妻,那么孩子也不得已的重新接受新的家庭,但是这样的家庭组合,很容易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影响。比如孩子不能适应新爸爸或是新妈妈,就会在心理产生抵触,久而久之感觉不到家庭温暖,心理就会产生扭曲。
调查显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儿童情绪不稳定。这是因为前三类家庭的儿童从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们对儿童的需求呵护是发自内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儿童因为有了继父或继母,内心难以接受或难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抵触情绪。当与亲生父母在一起时,表现为快乐、自由的情绪和行为;而在继父、继母面前,则表现出冷漠,拘谨的情绪和行为。
统计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儿童有较严重的情绪烦恼,18.9%的儿童精神紧张,有56.8%的儿童有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均高于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百分比。这是因为再婚家庭儿童在新组建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或继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经济上的支配权,均与自己亲生父母生活在一 起时有一定的距离或差异,使其内心产生出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不健康情绪。同样,单亲家庭儿童中有严重情绪忧虑的人数高达21.1%,这与他们经历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时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关。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长此以往,儿童的身心很难得到正常的发展。所以,再婚家庭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创造宽松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尽可能在精神上满足他们,引导孩子减轻心理上的负担。既给这些儿童一个完整的家庭,又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
如果运用的好,利用儿童恐惧心理,能够让儿童思想潜意识中有一种规范。平时作业不及时完成,考试不合格,很多儿童都会受到老师的管教,适当管教可以督促儿童更好的学习,让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果自己因为做错事情而遭家长责骂,那么儿童就会在下一次改正。可以利用孩子怕电的恐惧心理,告诉儿童如何安全用电,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多例子都可以用恐惧心理来完成。
儿童的恐惧心理也是一种教育方式,美国人曾经因为儿童怕黑,就让家长抱着儿童走过一段黑暗的路,这样两三次下来,儿童自己就敢走。不能因为惧怕而放弃生活中的某样东西。儿童恐惧心理的训练也要适当讲究,不能过分训练,如果儿童本身就害怕,那么在训练的时候难度会比较大,可以给儿童一些食物进行奖励,让儿童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下进行训练。
儿童的恐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儿童以后生活或者学习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家长一定要会利用,如果利用不好,反而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很多孩子也是在这样环境中成长过来的。恐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恐惧的信心,家长在培养儿童的时候也要注意给儿童鼓励,让儿童有信心做任何事情。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的恐惧心理得到改善,面对以后的人生。
一、期望不切实际
现在的家长大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他们往往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煞费苦心设计好的蓝图,硬要他们去做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其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一事无成,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提出的要求,应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使他们经过努力,都能圆满完成任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二、过于严厉,损伤孩子自尊心
现在,有些家长还是满脑子的"不打不成材"的观念。认为"严"就是体罚,很少考虑孩子的自尊心,随意在外人面前揭孩子的短处,甚至讽刺、挖苦,有时还要对孩子动武。正确的做法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一个开始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有事商量着来办,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千万不可居高临下,以势压服。
三、压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探索心理特别强,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神秘和惊奇,大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事物,他们都要问问、玩玩、摸摸,有时就难免会闯祸。如果家长不了解他们的好奇心,认为这是胡闹,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打骂孩子,就很自然地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四、反复唠叨,引起厌烦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唯恐他们不听,就反反复复、唠唠叨叨不休。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即使明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他们也不乐意听。所以,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言不烦,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清楚的是往往儿童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形成的,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朋友要多多检讨了,避免因为不健康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急切的想知道怎么治疗心理疾病。对此心理专家表示,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由心理医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儿童的心理特点、致病病因和症状表现与成年人在出现心理问题时的表现截然不同,这给心理医生在考虑怎么治疗心理疾病时增加了难度。而家长对孩子症状表现的描述越细致精确,对孩子的疾病确诊和治疗就越能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专家建议,由于儿童因为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内心较为敏感,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较为激烈,同时又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量的欠缺,使得孩子在出现心理问题时也无法跟大人有效沟通。所以家长应做到以下两点要求:
一、父母要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好奇、喜欢模仿、创新思维的特点应给予理解。
二、父母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力求一致,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不应有求必应,而应从小培养儿童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
儿童心理疾病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父母一定不要因为工作繁忙而对孩子过于疏离,这样很容放任孩子心理疾病的产生。孩子在没有朋友、无法与社会交流的时候,父母是最后能依靠的人了。所以父母一定要积极了解儿童心理疾病知识,防范于未然。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接下来为你详细介绍。
姑娘跳楼轻生,消防员用水枪喷回屋里,我们不仅要关注生活的压力,还要学会自救!
每当我们教九型人格,我们不可避免地遇到错误了辨识不同的类型--第二型被压服他们是第四型,活跃型,第九型误为他们是第五型,第三型误为他们是第一型,等等。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了,许多人发现自己脾气越来越不好,动不动就对家人、朋友发泄怒火,我们知道这是错误的做法的,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随便发脾气,不仅对自己身体不好,而且破坏人际交往关系,那当我们脾气不好时,我们该怎样客服报的情绪调整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