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8网友分享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糖利用减少,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增加而引起酮症。未控制或治疗不当的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时,尿酮体检查极不价值。应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而后者尿酮体一般不增高,但应注意糖尿病酮症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而肾阈值增高时,尿酮体亦可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全身麻酸后等均可出现酮尿,此种情况相当常见。妊娠妇女常因妊娠反应,呕吐、进食少,以致体脂降低解代谢明显增多,发生酮体症而致酮尿。
(3)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
(4)服用双胍类九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酮尿阳性的现象。
尿酮体定性实验,常与糖尿病、妊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有关。一般用“加号”多少表示,但仪器测定的结果常用半定量的方式表达,见表“加号”与半定量表达结果的关系。
试纸查尿酮体:
当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或创伤时,常可诱发酮症酸中毒。因此检查尿酮体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操作:将尿酮体试纸浸入尿液中,约1秒钟后取出,2分钟后观察试纸颜色变化,并与标准色版对照,即可得出测定结果。
结果判断:呈淡黄色,表示尿中无酮体;呈深黄色,酮体一个加号(+),尿中含酮体0~15毫克/100毫升;呈淡紫色,为二个加号(++),内含酮体量15~40毫克/100毫升;呈紫色,为三个加号(+++),内含酮体量40~80毫克/100毫升;呈深紫色,为四个加号(++++),内含酮体量80~100毫克/100毫升或以上。
尿酮体的紧急处理
糖尿病人尿中出现酮体时,一般需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处理,首先需要补充一定量的额外胰岛素,补充多少由血糖水平决定,然后是需要大量饮水,饮水一方面补充人体内缺乏的水分,另一方面可以加快酮体等有害物质的排泄。对于症状严重的为了安全起见,则需住院治疗,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1.糖尿病病人、糖尿病酸中毒时会出现强阳性(+++以上),此时应引起注意,易发生中毒性昏迷,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严重呕吐、腹泻、长期营养不良、饥饿、剧烈运动后。
3.妊娠妇女因妊娠反应而剧烈呕吐、子痫、消化吸收障碍等。
当你的身体不能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时,就会动用脂肪分解产生能量,而此时就会出现一种叫做酮体的酸性物质,如果酮体在体内积聚太多将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昏迷。因此,糖尿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人应能够自我监测尿酮体,以便及时发现体内过度的酮体积聚。
下述情况下应测定尿酮体:
血糖超过240mg/dl
因各种原因停止治疗时
伤风感冒或身体不适
患感染性疾病
手术前后
呕吐或胃部不适
妊娠
极度紧张
测定方法-自测尿酮体可用试纸法:
将试纸插入尿样品中。
按说明书要求等数秒钟。
将试纸与包装上的标准板比较。
记录测试结果。
注意:如果尿酮体在"++"或40mg/dl以上,应迅速到医院就诊
尿酮体检查:检测尿酮体的膜块中主要含有亚硝基铁氰化钠,或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丙酮主生紫色反应。其对乙酰乙酸的敏感性为50-100mg/L对丙酮则为400-700mg/L,不与β-羟丁酸起反应。
在使用中就注意:
①由于尿酮体中的丙酮和乙酰乙酸都具有挥发性,酰乙酸更易受热妥解成丙酮;尿液被细菌污染后,酮体消失,因此尿液必须新鲜,及时送检,以免因酮体的挥发或分解出现假阴性结果或结果偏低;
②干学法与酮体粉法灵敏度存在差异:酮体粉法对乙酰乙酸与丙酮的敏感性分别为80mg/L和100mg/L。不如试带法敏感,故同一病理标本两面种方法可能出现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时应特别注意;
③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分不同,即使一病人不同病程也可有差异,例如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病命名中,主要酮体成分β羟丁酸,很少或缺乏乙酰乙酸,此时测得结果可导致对总酮体量估计不足。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缓解之后,β-羟丁酸转变为乙酰乙酸,反而使乙酰乙酸含量比初始急性期增高,易对病情估计过重。
因此检验人员必须注意病程发展,与临床医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
提到多囊肾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一种多发的肾脏疾病,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性,会困扰到特别多的患者,导致患者的肾脏异常,病发期间给患者带来了较多的痛苦,各位朋友要将多囊肾重视起来,认真了解该病的早期表现,介绍一下多囊肾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呢?
肝病是一种对患者影响很大的疾病,但是患上肝病的人还是在逐渐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大家对于肝病的不了解,不知道肝病的症状都有什么,所以总是延误治疗的最佳时间,下面我们就看一下专家对于肝病的症状的介绍。
排石汤主要由柴胡、黄芩、郁金、枳壳、姜黄、青皮、大黄(后下)、白芍、山楂、川楝子、金钱草组成;用水煎服,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可治疗肝胆管结石,总胆管结石,胆囊结石,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胆道泥沙样结石等。下面介绍一下肾结石排石汤是什么。
乙肝是危害性很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所以得了乙肝要及时地进行治疗,专家提出,早发现早治疗有处于乙肝病情的控制,由于此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很多的患者都担心乙肝会传染给家人,那么,乙肝会传染家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