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5网友分享
现在所说的雾霾与肺癌的关系,基本是基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其得到的结果是某种可能的病原的分布与发病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到的关系如果达到显著水平,就说明这种关系是可信的,钟院士说的应该也是这个关系。但可信的相关是否代表因果关系,这个真不好说。其实,从毒理学上说,PM2.5对人体最大的伤害在于造成血压升高,其他诸如肺癌等病症,PM2.5都是间接的因素。小颗粒物往往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且会有更多的孔隙,所以比大颗粒的气溶胶(比如直径大于10微米)更容易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的致癌物(如苯并芘、甲基汞、各种重金属、甚至二恶英等)。且PM2.5可以直接到达肺泡,这就相当于直接把致癌物带到肺里了。尤其是城市大气中,各种污染物本来就多,自然有可能增加患肺癌的风险。当然,因为不同的地点PM2.5吸附的污染物不同,且致癌物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诱发细胞癌变,这中间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诱变过程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现在还不能说有很确定的雾霾和肺癌的关系。
美国人从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做雾霾和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在低PM2.5浓度条件下,死亡率和PM2.5浓度是正相关的,但当PM2.5浓度较大时,死亡率反而降低了。其实,当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体会有一定的自调节能力的,反而导致更适应这种污染环境了。
目前国际上已有多个研究发现了PM2.5与肺癌发生之间的统计学关联。比如,美国癌症学会在1982 ~ 1998 年间一项多达50 万人的队列研究中发现,PM2. 5年均浓度每升高10μg /m3 ,人群肺癌死亡率将上升8% ( 95%可信限: 1%~16%)。但这种统计学上的关联是不是已经构成了因果关系,尚需要更多研究的证实。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是确定化学物质是否致癌的最权威机构。比如,吸烟和二手烟被IARC认为是非常明确的人类致癌物。1989年,IARC已将柴油机废气颗粒物(DEP)列为人类很可能的致癌物(2a组)。但一般环境中的大气颗粒物是否致癌,IARC正在召集相关专家做论证,未来2-3年内可能有初步结论。
医学上认为病菌是传播疾病的主要载体,他会携带各种病毒进行传播,而普通的细菌不会随便传播,近日有人认为,细菌也会得传染病,
有人说,胸部的大小遗传自母亲,母亲是什么体型,儿女就是什么体型。也有人说,父亲的基因也会影响女儿胸部大小,那么这是真的么
很多人认为核电站里的任何东西都是有辐射的,包括冷却水也有辐射。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经常爆表的PM2.5值着实让人们深深感到“厚德载雾,自强不吸”。在这种情况下,就有不少商家打出了“植物吸收PM2.5”“植物除尘”的名号。一些号称具有除尘功能的植物比如滴水观音等成了热门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