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脑炎国家免费么 森林脑炎的基本事项

2018-05-22网友分享

一、国家对森林脑炎的政策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森林地带,流行于春、夏季节,病人常为森林作业人员。森林脑炎病毒寄生于松鼠、野鼠等血液中,通过吸血昆虫(蜱)叮咬传播给人。

  新华社长春3月5日电(记者赵丹丹)记者日前从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为降低森林脑炎发病率,吉林省正在开展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疫情的防控工作。

  据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邓立权介绍,森林脑炎是根据吉林省疫情情况和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列入法定报告和管理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十分重要。为降低森林脑炎在吉林省的发病率,疾控中心将采取以下措施:“一病一策”防控策略;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开展疫情监测;做好森林脑炎防控知识普及;对重点人群进行森林脑炎疫苗的免疫接种,等等。

  据了解,森林脑炎是由黄病毒属中蜱传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是吉林省部分山区多发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每年5至7月是其流行高峰期。

二、森林脑炎的基本情况分析

  森林脑炎又叫做苏联春夏脑炎、远东脑炎,是由于森林脑炎病毒产生的自然疫源性神经系统传染病。此病常发于森林工作人员,因此森林工作者需谨慎。

  森林脑炎简介

  森林脑炎病原体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蜱传脑炎病毒。蜱传脑炎病毒远东亚型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直径为30~40nm的正20面体,外包裹网状脂蛋白膜,故呈线球状,内部有包绕蛋白壳体的核心,为单股RNA。

  在发病7日内可从患者脑组织内分离到病原体,也可在其他脏器和体液,如脾、肝、血液、脑脊液、尿液等中检出,阳性率较低。最常用的实验动物是小白鼠和乳鼠,采用脑内接种,也能在鸡胚或细胞培养中生长。

  本病毒耐低温,在-20℃时能存活数月,在50%的甘油中0℃时存活1年,对高温及消毒剂敏感,加热至60℃,10min灭活,煮沸(100℃)时立即死亡。3%甲酚皂溶液20min。0.5%甲醛溶液48h,可可杀死病毒。此外对乙醚、氯仿、丙酮及胆盐能破坏病毒颗粒而灭活病毒。但在50%甘油中,2~4℃至少可保存5~12个月,在真空干燥下能保存数年。

  病后15天约10%患者血清中出现中和抗体,可长期存在。补体结合抗体在感染后1个月始出现,半年后明显下降。血凝抑制抗体出现较早,在血清中存在时间较长。

  全球医院网专家提醒您:有疾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争取有病症早检查,疾病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三、森林脑炎的临床症状分析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森林脑炎有什么症状表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森林脑炎有什么症状表现?普通型患者急起发病,1~2日内达高峰,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颈和肢体瘫痪和脑膜刺激症。轻型患者起病多缓慢,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耳鸣、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经3~4天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重型患者起病急骤,突发高热或过高热,并有头痛、恶心、呕吐、感觉过敏、意识障碍等,迅速出现脑膜刺激症,数小时内进入昏迷、抽搐、延髓麻痹而死亡。

  发热一般在38℃以上,大多数持续5~10天,以稽留热为最常见,也有呈双峰热或弛张热者。偶有出血性皮疹,部分病例出现心肌炎症状。神经系统症状以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和瘫痪为主。半数以上病例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嗜睡、谵妄、昏睡,以至深度昏迷状态。亦有表现为狂躁不安、惊厥和神经错乱等。意识障碍随体温下降而逐渐恢复。

  脑膜刺激征是本病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开始为剧烈头痛,部位不定,其次为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可持续5~10天,意识清楚后仍可存在。

  瘫痪以发生于颈部、肩胛肌和上肢肌肉为主,其次为偏瘫和下肢瘫痪,颅神经瘫痪不多见。本病的瘫痪和乙脑不同,呈弛缓型,常发生于第2~5病日,发生在颈部或肩胛肌时出现本病特有的头部下垂症状。瘫痪一般经2~3周后逐渐恢复,约半数出现肌肉萎缩。病理性反射常见,部分病例出现锥体外束征,如震颤、不自主运动等,偶有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等延髓受累症状。

  一旦患上森林脑炎,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四、森林脑炎的治疗方式

  治疗:

  一、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护理、降温、止惊以及呼吸衰竭等处理可参照乙脑的治疗。

  二、免疫疗法

  1.血清疗法 起病3天内患者可用恢复期患者或林区居住多年者的血清20~40ml肌注,或椎管内注射5~10ml。

  森林脑炎是由黄病毒属中蜱传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蜱为其传播媒介。临床上以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为主要特征,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本病是森林地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于我国东北,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及朝鲜北部林区,多发生于春夏季。又称蜱传脑炎(TBE),俄国春夏季脑炎,东方蜱传脑炎等。  2.高效价免疫丙种球蛋白每日6~9ml肌注,至体温降至38℃以下停用。

  3.干扰素、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核糖核酸酶均可酌情采用。

  预防:

  一、加强防蜱灭蜱。

  二、在林区工作时穿五紧防护服及高筒靴,头戴防虫罩;衣帽可浸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每套200g,有效期10天。

  三、预防接种 每年3月前注射疫苗,第1次2ml,第2次3ml,间隔7~10天、以后每年加强1针。

大家都在看
脑溢血的病因是什么 脑溢血怎么治

  脑出血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为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怎么确定宝宝脑出血 四个类型表现各不同

颅内出血(ICH)又称为出血性脑血管病或出血性卒中,系因脑血管破裂使血液外溢至颅腔所致。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ICH可分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硬膜下出血等。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小儿颅内出血,其临床表现有颇多相似之处,但预后则视不同病因而有很大差异,且诊断与治疗是否及时也是直接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下面详细介绍。

儿童脑萎缩治疗 儿童脑萎缩症状

  脑萎缩(brainatrophy)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本身发生器质性病变而产生萎缩的一种现象。病理上表现为脑组织体积缩小,细胞数目减少,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本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病程可达数年至数十年,男性多于女性,可分为弥漫性脑萎缩(包括皮层萎缩、小脑萎缩及皮层、小脑、脑干萎缩)及局限性脑萎缩(多见于局限性脑器质性病变后如外伤、血管病、颅内局限性感染等)。脑萎缩原本是在CT或MRI检查时,发现脑组织体积减小和脑室扩大等而命名的,因此,脑萎缩是许多疾病的神经影像学表现。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脑膜炎有什么后遗症 脑膜炎6大后遗症

脑膜炎基本可以治愈,但是,在治愈之后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脑膜炎后遗症比较多,要是不及时的注意,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成长。那么,脑膜炎后遗症有哪些呢?我们就来揭幕揭秘脑膜炎后遗症的6大症状,尽早治疗,尽早治愈。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