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毛细血管瘤治疗方法 详解毛细血管瘤的病情分类

2018-07-11网友分享

一、宝宝毛细血管瘤治疗方法有哪些

  1.观察

  发展较慢或静止,不影响视力或外观,可不予任何干扰,静待其自行消退。

  2.皮质类固醇疗法

  肿瘤发展较快,可口服或肿瘤内注射皮质类固醇。采用长效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40~80mg和速效的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6~12mg混合液,注射于肿瘤内,1~2次肿瘤可完全消退。用地塞米松代替倍他米松有同等疗效。口服皮质类固醇也可达到治疗肿瘤目的,但长期应用可引起全身并发症。

  3.硬化剂瘤内注射

  用于肿瘤较小的皮下病变,常采用5%鱼肝油酸钠或50 %尿素瘤内注射。也可采用瘤内注射无水酒精0.5~0.7ml于病灶中央,施行1~2次据称肿瘤可全部消退。另外,热凝也可应用,但应避免形成皮肤瘢痕。

  4.抗癌药瘤内注射

  应用平阳星4~8mg与地塞米松混合,瘤内注射,可使肿瘤消失。

  5.冷冻和激光照射

  应用于表层病变。

  6.放射治疗

  小剂量放射治疗对防止肿瘤增长,促使病变萎缩有肯定的效果。浅层病变应用软X线、深层病变应用60Co或加速器照射。

  7.手术切除

  毛细血管瘤无囊膜,与正常结构界限不清,且手术出血较多,广泛切除易损伤功能结构,除非以上方法不能实行或无效才考虑手术切除。手术要注意保留重要正常结构,如肿瘤边界未能完全切除,在手术床上冷冻可避免复发。如存在美容问题,留待以后解决,有些病例在生长过程中可自行改善外观。

二、毛细血管瘤的病情分类

  一般可以分为新生儿斑痣、葡萄酒色斑、蜘蛛形痣、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家庭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肉芽性血管瘤。其临床表现分别如下:

  新生儿斑痣

  又称橙色斑,常见于前额、上眼睑、眉间、鼻周或颈颌部。橙红或淡红色,不突出皮面,轻压即可退色,随患儿生长而略增大,但颜色并不加深,大多数在数月后自行消退,毋需治疗。

  葡萄酒色斑

  多见于面部,少部分位于躯干或四肢,呈淡红至暗红色,或呈暗紫色,不高出皮面,病变范围随患儿生长而扩大,不会自行消退。有些病人并发全身性异常如青光眼等。

  蜘蛛形痣

  细小如针眼,多见于面、臂、手、躯干部。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

  少部分患儿出生时即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不完全融合的班块,不高出或略高出皮面。表面稍粗糙,而大部分仅为极小的小红点,扩大并互相融合成块,常高出皮肤3-4毫米,鲜红色,表面呈许多颗料状,类似草莓而得名。能自行消退,常在1-4岁间消退。

  家庭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病变

  多见于鼻腔粘膜,其次为面、舌、唇、手指等,扩张的毛细血管主要位于真皮及粘膜下,管壁菲薄,仅有一层内皮与表皮相邻,病灶直径一般为1—3mm,不规则,平坦或隆起,红色或紫红色,加压时颜色变白。本症有显著的出血倾向,随侵犯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出血症状,如鼻衄、咯血、泌尿系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等。

三、毛细血管瘤有哪些危害表现

  一、新生儿斑痣的危害

  新生儿斑痣是毛细血管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大部分新生儿刚开始不同部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红斑,以头面部最常见,其主要表现为面积大小不同的淡红色的斑块,红色不突出正常皮肤,和正常皮肤分界线不是特别清楚,孩子哭闹用力的时候颜色加深,按压可恢复到正常皮肤颜色,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颜色会越来越淡 。

  二、鲜红斑痣的危害

  鲜红斑痣属于真皮内毛细血管瘤,常在出生时就存在,全身各个部位均可能发病,多位于感觉神经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部三叉神经区,其特点是在真皮内呈现有成熟的内皮细胞组织型毛细血管,鲜红斑痣的颜色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由淡红到深红甚至暗紫色,鲜红斑痣的毛细血管扩张病变累及较深的表皮下层,因此可产生出血的丘疹,鲜红斑痣未经治疗终身不退,特别是在面部,因为影响美观,使病人产生心里烦恼和思想负担,对婴幼儿的成长心里发育造成很大影响,对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有的甚至造成性格孤癖、内向、极端等。

  三、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的危害

  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不同于真皮内毛细血管瘤,在于它有完全或部分消退的特点,其发病率占新生儿的1%,通常在出生或出生后最初几日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后数周后只有极小的红斑点,以后面积逐渐扩大,突出正常皮肤表面,鲜红色,表面高低不平,类似草莓,并因此得名。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可见于全身各个部位,面积大小不等,有的生长速度超过患儿的生长发育,血管瘤表面容易发生溃疡引起出血多,创面难愈合,愈后留疤痕等危害。

四、毛细血管瘤的鉴别诊断方式

  1、前部脑膜膨出 眶前部脑膜膨出是由于颅前凹底部的筛板闭合不全引起的,脑膜及其包绕的脑脊液,经筛板和筛骨纸板骨孔膨出至眶缘的内上方,临床表现该处向前隆起,色略显紫红,可扪及软性肿物。患儿哭时胀大,颇似毛细血管瘤。但发展较慢,无消退倾向,常有搏动。X线检查和CT扫描均可见骨缺失;超声波显示为囊性肿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部缺乏血流。

  2、横纹肌肉瘤 较毛细血管瘤发展快,且持续增长。早期呈现水肿、眼球突出、视力减退及眼球运动障碍。眶缘扪及硬性肿物,且不可压缩,哭闹时肿物不增大。超声探查虽然也显示低反射性,但很少可压缩。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内部虽有较丰富血流,但不呈弥漫状。CT扫描可发现为实体性肿物,可有骨破坏。

  3、眶区绿色瘤 绿色瘤为白细胞浸润引起的肿块,末梢血内发现幼稚细胞,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定诊断。对于鉴别诊断中发生困难,特别是位于眶内者,细针穿刺活检往往是必要的。脑膜膨出回吸脑脊液,毛细血管瘤为分化良好的内皮细胞,而横纹肌肉瘤可见异型性细胞。

  4、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 也是儿童时期发生的肿瘤,影像显示为实体性肿瘤。大范围骨破坏,肾上腺髓质内可见肿物。

大家都在看
婴儿软化灶的早期表现 婴儿软化灶的治疗

  脑软化灶是指脑组织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坏死软化的病症。导致脑软化灶的病因有脑出血、脑梗塞、脑炎和脑外伤等。在临床上,婴儿软化灶的主要症状有出血、贫血、神经系统障碍、运动障碍等。婴儿软化灶一定要及时治疗,最大程度提高婴儿的存活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刚出生的宝宝头上有软包怎么回事 刚出生的宝宝头上有软包如何解决

  众所周知,刚生下来不久的婴儿,头是非常软的,婴儿的卤门还没有完全闭合,所以和成年人是有区别的,但如果发现婴儿头上有软包的话,父母们就要重视了,头部是非常敏感的部位,要密切观察软包的形状,看看有没有出血的情况,因为要考虑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血肿,这时候需要去看外科医生。在处理宝宝头上软包的时候,动作一定要非常轻,要做好预防感染的措施,要学会安抚宝宝的情绪等等,总之,婴儿头上的软包非常敏感,父母们必须要谨慎处理。

八岁女孩乳房有硬块怎么回事 八岁女孩自检乳房的方法是什么

 对于八岁的小女孩来说,如果乳房有硬块的话,这很有可能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也是小女孩乳房提前发育早的表现,父母们不用太担心,如果一段时间后还不好转可以去看医生。那么八岁女孩乳房有硬块怎么回事?请看下文。

两个月的宝宝感冒鼻塞怎么办 宝宝感冒鼻塞的症状

两个月宝宝的身体抵抗力比较差,所以容易患感冒,尤其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一个不留心,宝宝就感冒了,让家长措手不及。当两个月宝宝出现感冒鼻塞症状时,常常会哭闹不止,更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那么两个月宝宝感冒鼻塞怎么办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