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冠心病的饮食指导

2018-09-25网友分享

一、冠心病的一些早期症状

  1、心肌梗塞型

  梗塞发生前1周左右常有前驱症状,如静息和轻微体力活动时发作的心绞痛,伴有明显的不适和疲惫。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患者可沿左臂尺侧向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患者可放射至上肢、肩部、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

  2、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还有部分患者从来没有心绞痛,而直接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3、心绞痛型

  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闷胀感,伴随明显的焦虑,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有时可累及上述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用力、情绪激动、受寒、饱餐等增加心肌耗氧情况下引起疼痛发作者称为劳力性心绞痛,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后可以缓解。有时候心绞痛不典型,可表现为气紧、晕厥、虚弱、嗳气、此类情况多见于老年人。

  4、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

  很多患者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患者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患者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肌梗塞后才被发现。部分患者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这类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患者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5、猝死型

  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二、冠心病的三个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基础方法,主要是根据病情,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冠心病可以缓解症状和稳定病情,某些药物也可以延缓或减轻冠状动脉硬化的发展进程,积极控制引起血管硬化的危险因素,可达到既完成了冠心病的治疗又起到预防的作用。

  2、再灌注治疗

  再灌注冠心病的治疗方法,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从而改善血液动力学,恢复心脏的血液供应。

  3、心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冠心病发展至晚期,经药物治疗无效,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无法矫治、修复、疏导,出现顽固的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危及生命,估测一年内死亡风险极高,均应及早施行心脏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

三、冠心病患者吃哪些食物好

  1、红色食物

  每天可以饮少量红葡萄酒,但不能过量,以50-100毫升为宜。还可适当补充瘦猪肉、牛肉等红色肉类,尤其要多吃羊肉和狗肉,因为羊肉和狗肉属于热性食物,产热量大,能够御寒。还要多吃苹果和西瓜,苹果中的纤维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每天吃1个,可促进胆汁酸的排泄;西瓜含有大量氨基酸、葡萄糖等,每3天吃一次,1次不得多于80克,可以帮助控制血压。

  2、黄色蔬菜

  如胡萝卜、甘薯、浅色西红柿,黄色蔬菜富含胡萝卜素,有助于减轻动脉硬化。尤其是别小瞧胡萝卜,可以做成油焖胡萝卜条、清蒸胡萝卜(加适量醋、冰糖或蜂蜜)、油炒胡萝卜丝、胡萝卜水代茶饮、胡萝卜汁代果汁饮等多种花样,对于冠心病人来说,具有降压、强心、降血糖等作用。还要多食黄豆、大豆等类制品,尤其是大豆,富含蛋白质相当于鱼类、肉类的2倍以上。

  3、黑色食物

  黑木耳是冠心病人的首选菜肴。平时要多食黑木耳,但不能过量,每日食用5-10克,因为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对降低血黏度、血胆固醇有良好效果。还要多吃香菇,因为香菇中含有腺嘌呤,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最好是同鸡肉、猪肉等肉类炖在一起吃,但香菇不能食用过量,每日最多不能超过50克。

  4、绿色蔬菜

  如菠菜、韭菜、黄瓜、芹菜、大蒜等,这些蔬菜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可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尤其是芹菜,对冠心病伴高血压病人具有降低血压、镇静安神的作用。但在炒这些绿叶菜时,一定要清淡,不能太咸、太油腻。炒菜时放一小勺盐即可,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3-5克,如果过量容易引发高血压、心力衰竭等。

  5、白色食物

  如燕麦粉、燕麦片。能有效降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每日以食用50克为宜,不能过量。还要多喝牛奶,因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钙、铁等多种人体需要的物质,能抑制胆固醇的含量,有助于防止冠心病进一步发展。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不同程度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而牛奶不仅含钙量高、吸收好,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冠心病人应选择脱脂奶、酸奶,每天早晨喝一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冠心病人如何安排一日三餐

  冠心病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密切的联系,现代人爱下馆子、爱吃肉,结果就是过量摄入油脂;中国人做饭喜欢高温烹炒,这样就把植物油中好的不饱和脂肪酸转化为坏的饱和脂肪酸,大量摄入后,增加了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供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及代谢需要,占了每日饮食的大部分。对中国人来说,碳水化合物在日常饮食中应占到50%,蛋白质和脂肪各占20%左右,5%—10%是各类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所以,米饭、肉类、豆类、蔬菜、水果和奶制品等,一样都不能少。目前吃的理念已在转变,从吃饱转为吃好,即吃出健康的好身体,管住嘴并不是“不吃”,而是要求吃得“精致”。

  第一,“吃四条腿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不如吃没有腿”。“四条腿”是指猪、牛、羊等家畜,胆固醇含量较高。“两条腿”指鸡、鸭、鹅等禽类,更有益于健康。“没有腿”是指鱼类,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较低的脂肪,肉质细腻,容易消化吸收。此外,香菇、蘑菇等菌类热量低,不仅是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还富含多种营养素,除了补充蛋白质,还能帮助排出毒素。冠心病患者有一些“忌口”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高脂食品最好别吃;胆固醇较高的人别吃蛋黄。

  第二,内容要丰富。有些冠心病患者爱走极端,说吃肉不好就一点不碰,这也大可不必,人体肌肉代谢也需要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就拿自助餐来说,冠心病患者完全可以吃,关键要吃对顺序。比如,一共吃三碟,第一碟只拿蔬菜,既填满大半个胃,也保证了纤维摄入;第二碟拿几块鱼,或适量拿些鸡鸭肉,补充蛋白质;第三碟可以装一两片西瓜、几片苹果。”徐成斌说,“冠心病患者吃饭要做到种类多、数量少,每个人每天应吃下二三十种东西,在这点上应该向日本人学习,他们吃饭都是用小碟子装,一碟可能就一片西红柿、两三片黄瓜,但食物种类非常多。我自己吃早餐时,抓一小把小米、一把黄米熬粥,加几粒花生或腰果、桂圆肉、枸杞,吃一个芝麻烧饼、一个鸡蛋,再加几片水果,这一餐能吃八九样东西。”

  第三,吃饭要慢,每餐六七分饱。有研究证实,一顿饭吃30分钟左右,充分咀嚼能促进胃液分泌,同时将食物磨得极细,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直接减轻胃肠负担。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发胖。而且细嚼慢咽对降低餐后血糖有益。坚持慢餐,血糖、胆固醇、血压都会相应降低。

  第四,多吃蔬菜水果。刘梅林指出,冠心病患者应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其中富含的高纤维可以降低胆固醇。美国的膳食指南就指出,每个人每天应该吃五种不同种类的蔬菜、水果。制作时尽量凉拌、水煮,避免高温破坏营养成分。

  早餐:最好无盐

  高血压、冠心病和盐摄入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床数据表明,相当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又会促进冠心病的发展,而盐摄入量过多,能直接增加心脏的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本来就已经不足的冠心病患者极为不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高血压。因此,限制盐摄入,控制高血压,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午餐:吃木须肉

  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提出一个口号:“21世纪最合理的膳食结构就6个字,一荤一素一菇。”这算得上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指南”。

  人是杂食动物,荤菜一吃,动物蛋白就有了,高级蛋白也有了;素菜一吃,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也有了。“食用菌类有很多保健作用,一、降低血脂、血黏度;二、提高免疫力、抗癌;三、抗氧化,延缓衰老。”洪昭光说,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对高血压、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是因为它具有荤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维生素、脂肪、多种微量元素、磷脂、甾醇等物质。张福春指出,研究发现,黑木耳有抗血小板、抗凝的作用,长期食用可能具有类阿司匹林的效果。

  晚餐:喝杯红酒

  红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哥本哈根城市心脏研究”就是支持红酒“护心”作用的著名大型研究。它一共观察了1.3万余名男女,随访12年。结果显示,相比从不喝红酒的人,适量喝红酒者患冠心病和因中风死亡的风险分别降了30%及20%。另一项入选近21万名参与者的13项荟萃研究分析显示,饮用红酒能使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降低32%。

  红酒护心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乙醇和多酚类化合物,后者如酚酸、黄酮醇、白藜芦醇、单聚儿茶酚等,它们都是“护心功臣”。乙醇和多酚类化合物能通过促进一氧化氮产生,维持血管健康。一氧化氮可以调节血管张力,抑制炎症细胞黏附在血管壁上,并限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升高“好胆固醇”,抗氧化,有助于减少粥样斑块的形成。

  晚餐是喝红酒的“最佳时间”。一方面,没有了白天的忙碌,人们可以充分放松地陶醉在品酒的乐趣中,一杯酒下肚后,微醺的状态也不会影响工作和思考。另一方面,睡前四五个小时喝杯红酒,可缓解紧张、抗疲劳、有助睡眠,量不宜多,100—150毫升足矣。“喝红酒的时候要慢慢品,喝之前先吃点食物、蔬菜垫垫肚子。有的人可能喝酒会不舒服,那可以喝绿茶,茶也有抗氧化、调血脂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
感觉乳腺纤维瘤长大了怎么办 乳腺纤维瘤的治疗

  乳腺纤维瘤:最常见于18-25岁青年妇女。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纤维瘤乳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乳腺纤维瘤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圆形,小者为樱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较大者。一般肿瘤表面平滑、坚硬。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以无痛性肿块就诊。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生儿胸腔积液常见吗 新生儿胸腔积液症状

  胸膜腔是位于肺和胸壁之间的一个潜在腔隙。在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表现上有一层很薄的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胸膜腔和其中的液体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在每一次呼吸周期中胸膜腔的形状和压力均有很大变化,使胸膜腔内液体持续滤出和吸收并处于动态平衡。各种因素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即产生胸腔积液(pleuraleffusions,简称胸水)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气胸闭式引流10天 气胸闭式引流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两侧胸腔积液先抽哪侧 胸腔积液治疗

  胸腔积液是指任何理原因使其产生增多或吸收减少,胸腔内的液体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改变。胸腔积液分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处于负压状态,只含有少量的浆液,起润滑的作用。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ml~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是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ml~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根据胸腔积液的液体性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浆液、血液(血胸)、脂性(乳糜胸)、脓性(脓胸)。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