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怎么根治 治疗肛周脓肿为什么需要手术

2018-10-09网友分享

一、肛周脓肿怎么根治最好

  (1)抽脓减压局部消毒,用20ml注射器从脓肿最薄弱处刺入脓腔,抽取脓液,边抽边上下移动针头,直至无脓可抽。

  本方法可以暂时减轻脓腔张力,缓解疼痛,适用于临时的应急处理,但不能代替手术。如果病情发展快,如坏死性筋膜炎等,就不能用,以免耽误病情。

  (2)切开排脓在局部麻醉下,从脓腔中间部位,切开小口排脓,术后用甲硝唑冲洗脓腔,并放置油纱条引流。

  属于暂时性的应急处理,或是二次手术疗法的第一次手术。可以排出脓液,迅速减轻症状,但不能代替根治术,一般约需3个月左右,待瘘管形成,内口明确,再行根治术。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近也有发现与肛线的损伤有关。肛门周围皮下脓肿引最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扩散而成。

  (3)根治术①低位脓肿-直接切开。②马蹄脓肿-切开加旷置。③高位脓肿-挂线术。④高位脓肿-等压引流术。由于切割挂线依然切断了肛直环,痛苦大,创口深。为了进一步降低手术创伤,可以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手术治疗,术中采取半切割挂线,并放置引流管,就可以不切断肛直环而使脓腔愈合。

二、肛周脓肿为什么需要手术

  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上,许多患者及不正规的小诊所往往不知如何应对,盲目使用药物或者使用大切口的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往往导致肛瘘、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

  许多肛周脓肿的患者认为这只是一种小病,服些药物就能治好,于是外用药物、内服药物用了不少,可还是不见效果,对此专家解析:肛周脓肿只有通过手术治疗才可痊愈,药物治疗不仅无效,还可能掩盖病情,甚至造成病灶重复感染,导致并发脓毒败血症。

  肛周脓肿是肛瘘的初期阶段,许多医生采用分期手术的方式,即一次手术先切开排脓,过些天形成肛瘘后,再进行二次切除手术。专家指出,此种疗法患者痛苦大、恢复慢、花费高,且治疗不彻底,而且创伤太大易导致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患上肛周脓肿前期流出脓液后减轻,疼痛随之缓解。但随着脓液排出脓腔逐渐闭缩,由新生的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填充,但由于没有处理原发内口、没有切断感染源,当机体劳累、抵抗力下降等诱发因素出现时,感染物仍不断地由内口进入,导致感染向周围继续扩散,再次出现新的脓肿,并形成多个破溃口,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应立即治疗,以阻断其扩散,不论何种肛周脓肿,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予以一次性根治,以免引起肛瘘等后遗症,避免病人2次手术的痛苦。

三、肛周脓肿常见病因会是什么

  1、感染性因素:现代医学认为,感染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多种疾病都可引起感染,造成肛周脓肿。

  ①因肛裂、痔、肛窦炎、肛门周围皮肤毛囊汗腺炎及肛门周围皮肤病等感染,可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②还有某些疾病如白血病、糖尿病、结核病、溃疡性大肠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身营养不良等,使身体虚弱,抵抗力减低,而诱发肛门周围脓肿。

  2、医源性因素:临床上属医源性引起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也不少见,主要有:

  ①内痔插枯痔钉或注射疗法,因操作不当或药剂不洁感染形成粘膜下脓肿。

  ②直肠周围注射化学药物刺激,引起组织坏死,造成直肠周围脓肿。

  ③乙状结肠镜检查,造成腹膜穿孔感染,引起直肠后间隙脓肿。

  ④局部麻醉感染,或油溶液注入后吸收不良,而形成脓肿。

  3、手术后因素:临床上亦可见到肛门直肠手术引起感染,而形成的直肠周围脓肿,以及尿道术后感染、会阴部术后感染、产后会阴破裂缝合后感染、尾骶骨骨髓炎术后感染等引起的脓肿。

  4、性激素分泌因素:肛周脓肿与皮脂腺一样,人体的肛腺发育与功能主要受性激素的调节。性激素的水平直接影响肛腺的增生和萎缩,而性激素中又以雄激素的影响最大。因此,性激素的高低和肛旁脓肿发病率密切相关。

  5、其它因素:如枪、刀伤,直肠内异物损伤后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肿,放线菌病,直肠憩室炎感染,肛管直肠恶变破溃或波及深部的感染,及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都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发病原因。

四、预防肛周脓肿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其实,肛周脓肿的预防,人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通过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其次是在饮食上引起重视,合理的饮食能够改善人们的身体素质,再加上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这样人们就很难患上肛周脓肿。

  积极锻炼: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久坐久站的人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易发生障碍,降低了局部的抗病能力,容易发生感染。所以,久坐之人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加肛门部的抗病能力。

  合理饮食:饮食不可过分精细,不食刺激性强的食物,这样有利于大便的排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每日便后洗洁局部的习惯,防止感染。

  健康排便:无论排便秘结与否,腹泻频作,均可导致肛隐窝炎,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大便秘结时,贮于直肠内的粪便易堵塞肛隐窝,引起肛隐窝炎,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同时,大便干结,擦伤肛管皮肤或肛隐窝,也会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而腹泻日久,可使稀便进入肛隐窝,刺激肛隐窝发炎,从而诱发感染。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对肠结核、克隆氏并溃疡性大肠炎等全身疾病要积极治疗。肛隐窝炎和肛乳头炎可采用坐寓药栓纳肛、口服抗生素或中医中药疗法,防治炎症深入,甚至化脓而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大家都在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