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一般多少时间能好 羊痘的诊断

2018-10-13网友分享

一、羊痘的病因

  1、发病原因

  羊痘是一种在电镜下呈编织状外观的圆柱形类痘病毒引起,是绵羊普遍发生的疾病。羊痘病毒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在电镜下呈圆柱形,末端凸出,中央有致密的DNA核心和一宽阔的、层板状衣壳。其大小200×300nm,能在人羊膜细胞和原始恒河猴肾细胞培养上生长。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为绵羊痘,侵害山羊的为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尚未见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

  2、发病机制

  羊痘是一种在电镜下呈编织状外观的圆柱形类痘病毒引起,是绵羊普遍发生的疾病。主要影响羔羊,是接触感染。人是由于直接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尚未见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报道。传染后有终身免疫力。病毒接种在人获得成功,把人和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病毒生长。羊痘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但一般的消毒药物即可将其杀死。

  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6~8周。病毒在痘疱浆汁或水疱内含量较多。在干燥痘浆或痂皮内能生存数年,抵抗力较强。羊痘可全年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发。在南方地区山羊痘病多发生在霉雨季节、蚊虻活动频繁,加速传播。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和病愈带毒的羊,病毒存在于痘疹、水疱液、痘痂上皮和黏膜的分泌物内,随脱落的痂皮和分泌物污染环境和饲料饮水,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也可经过消化道或受伤的皮肤、黏膜而传染。山羊痘的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 后逐渐蔓延全群。羊痘对成年羊危害较轻,死亡率为1%~2%, 而患病羔羊的死亡率则很高,可达50%以上。

二、羊痘一般多少时间能好

羊痘一般3-6周能好。

  1、根据接触史、典型皮疹、自愈过程,一般不难诊断。如有怀疑,可将损害的痂皮或活检组织放在电镜下观察,如发现病毒包涵体可明确诊断。在组织培养上病毒生长缓慢。

  2、本病潜伏期为6~8天。体温升高至41~42℃,鼻腔和眼结膜有卡他性脓性炎症。在颜面、乳房、外阴、四肢内侧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发生暗红色斑疹,并迅速发展为丘疹,疹块逐渐增大呈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凸出。质地坚硬,以后扩大成为顶端扁平水疱,能发展成出血性大疱或脓疱,中央可有脐凹,大小为2~3cm,最大可达5cm。

  3、在24~48h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以后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病程一般为3周,也可长达5~6周。获得永久性免疫。再次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较常见。皮损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手指、手、前臂及面部等暴露部位,除了局部有轻 微肿痛及瘙痒外,无全身症状或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

  4、有些病人在发病后2周时,躯干部可发生一过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巨大的向外生长的皮损,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或恶性肿瘤,可见于免疫力低下或AD患者,偶可见病毒血症,表现为广泛的丘疹、水疱或大疱性皮损。瘦弱羊特别是羔羊,全身发痘严重,波及内脏反应明显,继发重度肺炎,孕羊流产,病死率很高。

三、羊痘的治疗

  (一)对人的治疗

  根据接触史、典型皮疹、自愈过程,一般不难诊断。如有怀疑,可将损害的痂皮或活检组织放在电镜下观察,如发现病毒包涵体可明确诊断。在组织培养上病毒生长缓慢。

  1、避免接触患羊痘的绵羊和山羊。对病羊应首先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在实验室制备疫苗的工作人员防止自身接种。

  3、2~3周羔羊接种羊痘活病毒疫苗可获终身免疫。

  4、患者一般作对症处理。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5、巨大而向外生长的皮损可从真皮下部予以切除。

  (二)对病羊的治疗

  现代疗法:

  1、首先应加强护理,注意卫生,给予软嫩而容易消化的饲料,圈舍要暖和而通风,最好在天晴时放牧,让病羊能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发疹期,要加强保温。铺上垫草,供给温水。

  2、病初可注射免疫血清,1.5千克左右重的羊注射20毫升,体重大者应多加注射,但血清较贵,不太划算,故宜用于贵重的种羊和幼羔。

  3、皮下注射0.1%麝香酒精溶液。这是青海牧民的治疗经验,经过兽医诊断实验室试验,证明效果良好。配制方法:将麝香1克研碎,加无菌蒸馏水1000毫升,为促进溶解,可稍微加温。将此溶液静置1周后再行过滤。滤得的溶液呈棕红色,清朗透明,有特殊气味。亦可将麝香溶于生理盐水或60度的白酒中,浓度同前。 用法:皮下注射1毫升。必要时重复注射1~2次。病羊(出现丘疹以后)于注射后第4天即见结痂,开始痊愈。严重的于注射后第2天即可恢复食欲及反刍,精神亦见好转。

  4、局部治疗 对皮肤上的痘疮,涂以碘酊或紫药水;水泡或脓疱破裂后,应先用3%来苏儿或石炭酸洗涤,然后涂药;对黏膜上的病灶先用0.1%高锰酸钾洗涤后,涂以碘甘油或紫药水。

  5、恶性山羊痘,采用“九一四”治疗,剂量为0.01克/千克体重,配成5%的溶液,静脉注射。一般成年羊用0.3克,溶于生理盐水10毫升中即可,平均15~20千克的成年奶羊,用量不得超过0.4~0.5克;5月龄以下的仔山羊不超过0.1~0.15克;5月龄以上的仔羊不超过0.2~0.25克,,注射后有不安、呻吟等中毒现象,但第2天即体温下降,恢复食欲,全身状况好转。早期病羊在注射后1周左右痊愈,脓疱期与水泡期的可以迅速制止其继续发展。

四、羊痘的诊断

  本症是羊痘病毒所致。这是一种乙醚敏感的DNA病毒,此病毒主要是侵犯羊,人是由于接触病羊污染的物质而被感染。故多见于牧羊人,兽医及屠宰人员等,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报导。传染后有终生免疫力,病毒接种在人体后获得成功。把人和动物的损害进行组织培养有病毒生长。

  1、挤奶员结节:接触病牛而得病,多见挤奶员,皮疹为疱疹和结节,无焦痂。

  2、环状肉芽肿:丘疹结节紧密排列成环状,外观似串珠,表面光滑,多见儿童及青年,病理变化有特征性。

  3、皮肤纤维肉瘤:好发躯干,特别是前胸,中年人多见,早期皮疹为斑块上多个坚硬结节,晚期易破溃并伴出血。组织切片见成纤维细胞排列成特殊的旋涡状、扇状或车轮状结构而有诊断价值。

  巨大的向外生长的皮损应与化脓性肉芽肿(又称为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常由轻微损伤引起的皮肤粘膜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分叶状增生而形成的息肉状损害。本病与感染无关,也非真正的肉芽肿。)或恶性肿瘤相鉴别。

大家都在看
乙肝能治愈吗 乙肝有什么治疗方案呢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乙肝能治愈吗?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

宝宝打预防针后身上起红点是怎么了 预防接种疫苗类型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出水痘发烧怎么办 水痘的流行病学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详解烟碱样症状表现 有机磷中毒烟碱样症状如何解决

随着科技的进步,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这样就避免不了我们经常吃的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农药,但是很多时候由于一些人不正当的生活习惯,吃水果或者青菜时,如果没有清洗好久好导致有机磷中毒,往往会让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进行解救会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机磷中毒的解救方法有哪些?下面一起了解下有机磷中毒的解救方法。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