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8网友分享
(一)症状
通常情况下,从初次风湿性心脏炎到出现明显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症状可长达20年;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则进展迅速,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感,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常见症状有:劳动性呼吸困难,疲乏,端坐呼吸等,活动耐力显著下降,咯血和栓塞较少见,晚期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脏淤血肿大,有触痛,踝部水肿,胸水或腹水,急性者可很快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水肿。
(二)体征
1.心脏听诊心尖区会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响度在3/6级以上,多向左腋传播,吸气时减弱,返流量小时音调高,瓣膜增厚者杂音粗糙,前叶损害为主时,杂音向左腋下或左肩胛下传导;后叶损害为主者,杂音向心底部传导,可伴有收缩期震颤,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或被杂音掩盖,由于左心室射血期缩短,主动脉瓣关闭提前,导致第二心音分裂,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可出现低调的第三心音,闻及二尖瓣开瓣音提示合并二尖瓣狭窄,但不能除外二尖瓣关闭不全,严重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由于舒张期大量血液通过,导致相对性二尖瓣狭窄,故心尖区可闻及低调,短促的舒张中期杂音,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2.其他体征动脉血压正常而脉搏较细小,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此刻触及局限性收缩期抬举样搏动,说明左心室肥厚和扩大,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有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
1.慢性发病
(1)风湿热造成的瓣叶损害所引起者最多见 占全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1/3,且多见于男性。约有50%患者合并二尖瓣狭窄。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心肌梗死后以及慢性心肌缺血累及乳头肌及其邻近室壁心肌,引起乳头肌纤维化伴功能障碍。
(3)先天性畸形 二尖瓣裂缺,最常见于心内膜垫缺损或纠正型心脏转位;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降落伞型二尖瓣畸形。
(4)二尖瓣环钙化 为特发性退行性病变,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此外,高血压病、马方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和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亦易发生二尖瓣环钙化。
(5)左心室扩大 任何病因引起的明显左心室扩大,均可使二尖瓣环扩张,和乳头肌侧移,影响瓣叶的闭合,从而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
(6)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7)其他少见病因 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强直硬化性脊椎炎。
2.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多因腱索断裂,瓣膜毁损或破裂,乳头肌坏死或断裂以及人工瓣膜替换术后开裂而引起,可见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穿通性或闭合性胸外伤及自发性腱索断裂。
检查
1.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急性者心影正常或左房轻度增大不明显。慢性者可见左房、左室扩大,肺淤血,间质肺水肿征。可见二尖瓣环和瓣膜钙化。
(2)超声心动图 脉冲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显像可确诊并评估二尖瓣反流程度。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可观测房室大小、瓣叶形态及运动,明确病因。
2.其他检查
(1)心电图 急性者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动过速常见。慢性重度者可出现左房增大、左室肥厚或非特异性ST改变;房颤常见。
(2)心导管 用于临床表现与非侵入性检查结果不相符;或术前需要精确评估反流程度;或需要排除冠心病时。
鉴别诊断
三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狭窄、左右室流出道梗阻均可出现收缩期杂音,应注意鉴别,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和评估二尖瓣反流最精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1.药物治疗
(1)急性治疗目标为减少反流量、恢复前向血流、减轻肺淤血。硝普钠可同时扩张小动脉、小静脉,降低前、后负荷,应首选。低心排时,可联用正性肌力药(如多巴酚丁胺)或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当病因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缺血性心脏病时,同时给予病因治疗。
(2)慢性根据临床症状酌情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治疗。房颤者抗凝治疗同二尖瓣狭窄。
2.手术治疗
临床症状,左心室大小及左心功能是考虑是否手术的决定因素。手术指征的一般原则:
(1)无症状的中度MR病人符合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应手术:①心功能减退,EF50mm,LVEDD>70mm。③活动受限,活动后肺嵌压出现异常升高。④肺动脉高压(静息肺动脉压>50mmHg;运动后>60mmHg)。⑤房颤。
(2)有症状不论心功能正常与否均应手术。如EF
高血脂是现代人的常见病,要想稳住病情,就得学会控制自己的血脂。那么如何才能降血脂呢?血脂高会头晕吗?一起来看看吧。
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刻,人体的血糖浓度都是处在变化的状态之中的,而在夜间,也是人们常测血糖的时间段,那么空腹正常血糖值又是多少呢?下面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吧。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心律失常的一种病症,多发于老年人,而且年龄越大,发生的几率也就越大。跟其它疾病一样,心房颤动也有需要注意的事项,那么心房颤动怎样治疗呢?
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