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早期能治好吗 狂犬病发病机制

2018-11-17网友分享

一、狂犬病的疾病分型

  狂犬病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能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性反应。N蛋白导致的抗体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有助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1、狂躁型(典型)最常见。又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兴奋期一般1-3日,麻痹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

  2、麻痹型(静型)较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二、狂犬病的疾病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 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

  (二)侵入中枢神经期 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三)向各器官扩散期 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尤以涎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最多。由于迷走神经核、吞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的受损,可发生呼吸肌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患者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可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三、狂犬病早期能否治好


狂犬病早期不一定能治好,主要是疫苗防治:

  1、狂犬疫苗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分会影响人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类,也不会对胚胎或胎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

  2、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对高度危险的暴露者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不存在禁忌症,应立即接种疫苗。在发生狂犬病危险性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正在感冒而有发烧者,可等体温下来后立即接种。有严重变态反应病史的人,在接种疫苗时应备有肾上腺素等应急药物

  3、对接受过暴露前或暴露后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种者,疫苗的保护期通常为6个月如果半年内再发生较轻的可疑接触感染,可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同时密切观察咬人的犬在10日内是否发病而不必注射疫苗。一但咬人犬发病,立即给被咬的人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如果是一年以后再被咬伤,可于当天、第3天各注射一针疫苗即可。对严重咬伤、以前接受过疫苗接种但时间较久,对疫苗的有效性有所怀疑者,则应重新进行全程即5针疫苗的暴露后预防免疫,必要时应包括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4、疫苗只能保护一次,接种超过半年以上通常需全程注射。

四、狂犬病疾病症状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⑵

  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 本期持续2-4天。

  3.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长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外界刺激如风、光、声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可有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呼吸机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绀。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延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觉出现等。本期1-3天。

  4. 麻痹期:如果患者能够渡过兴奋期而侥幸活下来,就会进入昏迷期,本期患者深度昏迷,但狂犬病的各种症状均不再明显,大多数进入此期的患者最终衰竭而死。患者常常因为咽喉部的痉挛而窒息身亡。

  多发群体:

  人群普遍易感,被病犬咬伤者约15-30%发病,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相关:1.咬伤部位,头面颈上肢发病机会多2.咬伤严重性,伤口深而大、多处被咬伤发病率高。3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局部伤口处理好发病率低。4,衣着厚感染机会少。5,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者发病率少6。免疫低下或缺陷者发病率高。

大家都在看
宝宝出痧子一般要多久 麻疹的流行病学

  痧子就是麻疹,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预防接种冰箱温度标准 预防接种简介

  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例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种痘预防天花等。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38.5℃以下,持续1~2天均属正常反应。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艾滋试纸t区有很微弱的线 艾滋试纸检测出了异常怎么办

  艾滋病试纸是使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研发的新一代检测试剂,可检测全血、血清或血浆标本中的HIV-1/2特有性抗体。检测时间为六周(42天)后,操作时间短,一般15-20分钟内观察结果,超过2小时的结果不可信,操作简便、迅速、准确、自带质控对照、无需借助其他设备,试纸是准确率为百分之97到百分之99左右,一切检测为疾控中心和三甲医院为准。检测过程中,血液标本加到试剂盒的加样孔中,样品首先和玻璃纤维纸片上胶体金标记的HIV重组抗原混合,接着再往硝酸纤维膜条上层析。如果样本中含有HIV1/2抗体,这些抗体首先与包被HIV重组抗原的胶体金结合,这样混合物往硝酸纤维膜上层析时,便会被固定有HIV重组抗原的检测线(T线)捕获而形成胶体金标记抗原-抗体-抗原的双抗原夹心免疫复合物,因而在T线出现一条红色线条,为阳性结果。如果被检者血液中没有HIV1/2抗体存在,则不会在检测线(T线)上形成红色线条,为阴性结果。在试剂盒上的质控线(C线)包被有羊抗鼠IgG,无论任何情况下都将与鼠IgG-胶体金结合在质控线上出现红色线条,以证明试剂盒工作正常。 下面我们来看看艾滋试纸检查的具体的情况。

hiv阻断了还是感染了 hiv阻断为什么不管用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下面我们一起看看HIV的一些问题。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