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2018-11-28网友分享

一、促甲状腺激素的概念

  促甲状腺激素主要负责调节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甲状腺血液供应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在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中起最重要的调节作用。垂体本身的疾病可以直接影响到TSH的合成和释放。当甲状腺本身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异常时,也可影响到垂体TSH的分泌和血清TSH水平。同样,下丘脑疾病影响到TRH分泌时也会影响垂体的TSH的分泌和血清TSH水平。

相关疾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产后甲状腺炎,甲亢合并妊娠,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低下,小儿纤维性骨营养不良综合征,静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的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伴发的精神障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肿大。

相应症状

  患有促甲状腺激素相关疾病的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颈部搏动,潮汗,面容憔悴早老,唇厚舌大,心音异常,心脏杂音,消瘦,呼吸异常,体型异常,食欲异常。


二、促甲状腺激素有哪些临床意义

促甲状腺激素的临床意义:

  TS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调节甲状腺的活动。测定血清(浆)中的促甲状腺激素是诊断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以及研究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诊断甲状腺功能低下和鉴别诊断原发性和继发(下丘脑性或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方面是不可缺少的工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治疗时,其TSH可作为疗效的判断指标。此外还可用于观察垂体TSH的储备功能,并可进一步区别下丘脑和垂体的病变。TSH检测是查明甲状腺功能的初筛试验。游离甲状腺浓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带来TSH浓度向反方向的显著调整。

  1.血清TSH升高: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分泌瘤、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等。

  2.血清TSH降低:常见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TSH基因突变,各种垂体性疾病(如垂体腺瘤、垂体炎症、垂体出血性疾病或损伤性疾病等)影响TSH细胞功能,各种甲状腺炎的损伤期,以及临床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

三、检查促甲状腺激素的注意事项

  一、抽血前的注意事项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二、抽血后应注意

  (1)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三、检验前请告知医生近期用药情况及特殊生理改变。

四、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抗体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又称膜受体抗体,是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TSH受体的抗体,属免疫球蛋白IgG,根据其作用可分为以下3类:①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又称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与甲状腺滤泡膜上的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肿大,增强其功能活性,是导致Graves病的主要病因。②甲状腺功能抑制性抗体(TFIAb):又称甲状腺功能抑制性免疫球蛋白(TFII),与TSH受体结合后,可抑制甲状腺功能,引起甲低。③甲状腺生长刺激免疫球蛋白(TGI):可刺激甲状腺肿大,但不影响其功能。

  临床意义

  (1)TRAb对Graves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估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Graves病患者TRAb阳性率可达95%以上,故可作为Graves病的诊断依据。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随着病情的缓解,TRAb的活性可明显下降,当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若TRAb逐渐下降,以至转阴,则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小;若治疗后TRAb持续阳性,则说明治疗效果欠佳,停药后复发的可能性大。

  (2)TRAb在甲减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也可出现阳性,有助于以上疾病的病因学诊断。

大家都在看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