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乙肝疫苗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疫苗有什么用

2018-11-11网友分享

一、乙肝疫苗是什么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乙肝疫苗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把保护伞。 预防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

二、乙肝疫苗使用方法

  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具体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从免疫效果看,大量研究表明,受种者的抗体阳转率在90%以上,接种疫苗后三年,保护率在80%以上;而且,只要疫苗合用方法适宜,疫苗HbsAg含量足够并稳定,疫苗免疫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十分理想。


三、乙肝患者有没有打乙肝疫苗的必要

  乙肝疫苗对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都无预防效果,无论打多少支乙肝疫苗,都不会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只是浪费疫苗和经费而已。对由于以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现在已经自然获得有效的保护性抗体者(乙肝“二对半”检查表面抗体呈阳性),更没有必要再接种疫苗,不过接种后也不会产生不良副反应,其乙肝表面抗体水平可能会有所增高。如果是急性乙肝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完全治愈并康复,检查乙肝病毒“二对半”表面抗原已阴转,只剩下核心抗体为阳性,而保护性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又始终不能自己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注射乙肝疫苗,促使表面抗体产生,使自己以后不再得乙肝。

  如何接种乙肝疫苗?如果未感染乙肝,应尽快接种疫苗,最好全程免疫接种。目前一般按照0-1-6方法注射,即第一针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0-1-2的接种方法已经再应用的比较少了。如果已经感染乙肝,则注射疫苗无效。疫苗没有治疗作用,只有预防作用。如果曾经注射过疫苗,并产生了抗体,考虑抗体会随着时间减弱,所以有必要在成功接种后的5年内因该考虑再次接种加强针。目前国内已经实现对新生儿免费全程接种三针乙肝疫苗,而成年人一般要付费,各地防疫部门均可以接种乙肝疫苗,费用大概在五十元左右。全程接种后1~2个月应该复查乙肝两对半,如果曾经接种过,只是打加强针,没有必要再次复查。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接种后多久能产生抗体?一般乙肝疫苗接种成功,抗体可以维持12年左右,但是这个年限因人而异,有少数人1~2年抗体就消失了,有人则可以维持十几年之久。如果一个人注射了乙肝疫苗后长时间没有接触到乙肝病毒,那么注射乙肝疫苗形成的免疫就会慢慢消失(过3~5年再注射一次就是为了让免疫细胞再次接触到这种灭活病毒并再产生抗体)。由于婴幼儿和成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同,所以有的人打疫苗容易产生抗体,而部分人不会产生抗体。乙肝疫苗第一针后大概有30%左右的人产生抗体,而第二种后有50%~70%左右,第三针后90%左右产生抗体。而有的人注射后没有抗体,需要加大剂量注射,但是仍有部分人由于遗传的原因,在多次大剂量注射后仍是无法产生抗体,这类人群要避免和传染源密切接触,以防发生感染。一般要通过注射疫苗来产生抗体,至少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四、需要注射与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

  处于HBV感染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未感染过HBV的人)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①全部新生儿及幼儿园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②传染科、口腔科、血液室、透析室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③新加入某一群体的人员,如新入伍的战士、新入学的大学生;④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⑤发育障碍者,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⑥血液透析患者;⑦使用血液制品者;⑧器官移植前的患者;需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⑩注射毒品成瘾者;长期教养机构中的犯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暂时不宜接种乙肝疫苗。虽然乙肝疫苗对这部分新生儿并无害处,但因其自身的体质状况易发生偶合事件,因此最好推迟接种时间。

大家都在看
胆囊炎应该挂什么科室 胆囊炎的预防办法有哪些

  胆囊炎,大家应该不是非常陌生的,但是胆囊炎属于什么科室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胆囊炎的预防办法有哪些的呢?造成胆囊炎的原因又都有哪些的呢?那么,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脂肪肝和高血脂怎么办 脂肪肝和高血脂怎么检查

  脂肪肝(fatty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一一介绍。

中医如何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的形成原因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目前来说,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它的发病期很长,必须在早期就抓紧治疗,才有可能治愈。在治疗肝硬化方面,西药治标不治本,甚至还会加重肝脏的负担。想要彻底治疗使其不再复发,最好还是通过中医调理和治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医治肝硬化的好方法。

小肝癌的定义 小肝癌的治疗

  指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小于3cm或者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小于3cm的原发性肝癌。肝癌早期症状主要有: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消化道及全身症状、转移灶症状。发热也是肝癌早期症状之一。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乏力、消瘦、全身衰弱、恶病质。这些症状只因缺乏特异性而易被人忽视。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进而影响宿主机体而致内分泌或代谢异常,可有特殊的全身表现,称为旁癌综合症。最为常见的有红细胞增多症与低血糖症。那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把。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