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赴港台后变烂脸 专家公厕洗手染食肉菌

2019-04-05网友投稿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公厕洗手居然变“烂脸”,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在公共厕所洗手或洗脸。虽然绝大多数人在公厕洗手和洗脸之后并没有出现“烂脸”的现象,但据台湾媒体报道一名美国女子在公厕洗手之后居然出现了“烂脸”的症状。而据专家分析这位赴港台后别“烂脸”的女子其实主要是在洗手的过程中感染了“食肉菌”。而绝大多数情况下“食肉菌”都来自公共厕所,所以这位美国女子在洗手之后才会感染这种细菌。由于自己并不知道感染了“食肉菌”所以用手碰触脸颊之后,才会出现“食肉菌”将面部肌肤以及肌肉进行严重损伤的事件。

  台湾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事件一位女子赴港台出差,在结束了出差的行程之后发现自己的面部肌肤上出现了红疹、血疮并且还有红色肿块。而且在短时间内她的半张脸几乎都被细菌啃咬的坑坑洼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这位女子还经常出现恶心呕吐无法进食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她不得不及时去就医检查,经过医院的专家检查之后才证实她感染了大量的“食肉菌”。而这位女子自己根本不知道是从哪个渠道感染上“食肉菌”的,在医生要解释下她才了解原来是自己在出差时去公共厕所洗手之后才受到“食肉菌”侵害。因为这种细菌主要存在于公共厕所的洗手机以及洗手液中,而从医学角度来讲所谓的“食肉菌”就是让人们谈虎色变的克雷伯氏菌。

  由于这位美国女子经常要去港台地区出差,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得不在餐厅或酒店的公共洗手间内洗手或洗脸。而克雷伯氏菌恰恰就是在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机和洗手液中大量存在。如果公共卫生间的壁挂式洗手液没有经仔细清洗就极有可能成为细菌的温床。美国清洁专家希望经常出差并且使用公共卫生间的人能够自己携带抗菌类的洗手液,就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和避免被克雷伯氏菌侵害。这个报道中的美国女子因为一次不经意的洗手而使自己半张脸都变烂,这其实不仅是一个悲剧而且也在向大家郑重敲响克雷伯氏菌的警钟。

  希望大家看过上面这个报道之后能够了解这位美国女子赴港台后变烂脸的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食肉菌”都生活在公共卫生间。大多数人在上完厕所之后都会下意识的去公共卫生间的洗手池洗手,事实上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极有可能被感染上“食肉菌”。而这位美国女子就是因为这种大义的行为才会让自己感染食肉菌并且出现半张脸变烂的悲剧。通过这个报道希望大家能够真正认识到“食肉菌”的危害性,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预防“食肉菌”感染。

大家都在看
中医将首次纳入全球医学纲要,2022年世卫成员实施

9月26日,世卫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将于2019年推出该组织的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将首次纳入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全球医学纲要也被称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在全球拥有绝对的影响力。ICD对数千种疾病和诊断进行了分类,决定着100多个国家的科学诊疗过程。

放疗前多久进行拔牙 放疗与拔牙的关系

  今年60岁的文伯两年前由于舌癌接受手术切除之后,曾做过2次化疗,30次放疗。不久前,他由于牙痛,去医院拔了一颗牙,没想到引起了严重感染,导致齿槽溢脓,最终诱发了颌骨骨髓炎。口腔专家介绍,发生在口腔或咽颈部的癌症,如鼻咽癌、舌癌、牙龈癌等,由于患者接受放疗后,颌骨周围的局部血管受到了损伤,极易引起感染,最终导致放射性骨坏死和放射性骨髓炎。专家提醒,口腔肿瘤患者在放疗后的3~5年内都不要拔牙。

肝癌呕吐 犯肝癌了之后怎么办

  肝癌(livercancer)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两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按肿瘤的形态可分为结节型、巨块型和弥漫型。肝癌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下面来一一介绍。

戴套肛交感染艾滋病吗 六种方式不会传染艾滋病

 尽管艾滋病非常的可怕,但是艾滋病病毒却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病毒,离开入体后,在常温下存活时间很短。所以艾滋病的传染不是那么的普遍的,那你知道哪些方式不会导致你传染艾滋病吗?艾滋病又有哪些常见的传播途径呢?一起了解下吧!

  • 欺诈
  • 色情
  • 恶意营销
  • 违法信息
取消
私人医生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