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3网友分享
小孩在一岁内得疝气有机会自愈,但成年人的疝气无法自愈或靠吃药治愈
腹腔镜微创疝气手术复发率约1%,较传统手术最高的20%复发率明显降低
老年人腹壁松弛,或者因慢性咳嗽、门脉高压等造成较高腹压,就容易引起疝气。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外五科(微创外科)主任秦有教授
腹部有异常膨隆或凹陷,站立时有肿块突出,这些症状可能是腹股沟疝的表现,俗称“小肠气”。近日,“2016岭南腹腔镜疝外科高峰论坛”在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举行,会议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展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造口旁疝修补等手术的情况。其间有医学专家表示,很多高龄的疝气患者怕做手术身体承受不了,其实,现在的腹腔镜微创技术已经很成熟,一顿饭的时间就能解决长期困扰的疝气问题,而且术后复发的机会比传统开刀手术低很多,代价是治疗费用较高。
病例:八旬阿伯摘掉身上的“小哑铃”
家住佛山的黎伯已经82岁了,3年前发现双侧腹股沟区均有鸽蛋大的柔软肿块突出,平卧后肿块消失,就没有重视。1年前,他的腹股沟区肿块越来越大,并坠入阴囊导致阴囊肿大、隐痛不适。他把这形容为“行走时就如同阴囊上挂了小哑铃”,而且每晚都要平卧,缓慢揉按后肿块才能慢慢消除,痛苦不堪。他在当地三甲医院被诊断为“双侧腹股沟斜疝”,医生建议开刀做手术。他有2型糖尿病等多种内科病,加之高龄,手术风险高,所以宁愿长期卧床以减少站立行走时肿物突出。
后来,他在省中医院芳村医院接受了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仅仅花了35分钟就摘掉了困扰他很久的“小哑铃”,术后2天便顺利出院,很快恢复了正常生活。
成人疝气难以自愈,最后危及生命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俗称“小肠气”,最常见的表现是患者腹股沟区反复突出肿物。据估计,我国每年的发病人口超过500万,60岁以上人群的疝气患病率高达10%。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外五科(微创外科)主任秦有教授介绍说,这种病以男性居多,生育多的女性也常见,原因有先天的:腹股沟、男性精索、女性子宫圆韧带等结构发育不好者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管道变得越来越大;原因也有后天的:老年人腹壁松弛,或者因慢性咳嗽、门脉高压等造成较高腹压,就容易引起疝气。
秦有表示,疝气患者众多,但积极就医的却很少,因为很多人都觉得疝气不痛、不变大,就不需要治疗,甚至部分患者觉得这是难言之隐,讳疾忌医,都选择了默默忍受痛苦,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
小孩在一岁以内得疝气是有机会随着肌肉发育而自愈的,但成年患者的疝气是无法自愈或靠吃药治愈的,随着病程的延长,疝气会越来越大,影响生活。如果患者发生嵌顿就更危险了,可引起急性肠梗阻。如果嵌顿的肠管出现血供障碍,可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甚至感染中毒性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到了最后病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去看急诊,要紧急做手术的话,安全性就比择期手术差一些。秦有建议疝气要及早做手术治疗,一旦发现有包块突出就来做,不要越拖越大,以免手术也变得复杂。
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疝的优势明显
很多患者是老年人,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做疝气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很大。秦有表示,传统的治疝手术方法伤口较大,术后疼痛明显,1个月不能用力,3~6个月不能做剧烈运动,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相比之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法(TEP)、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法(TAPP)、小儿疝腹腔镜下单纯疝环缝合术(RCT)等各类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疝的优势明显。秦有介绍说,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大大缩短,没其他内科病的患者一般只需住3天;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基本可以做到无出血完成手术;手术清晰度好,不容易伤到精索、睾丸等结构,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患者很快就能运动;复发率约1%,较传统手术最高的20%复发率明显降低。在劣势方面,秦有表示腹腔镜手术的费用较高,而且手术时要往肚子里充气(气腹),有些人可能不太适应。
在手术之后,过去医生通常不建议患者做运动。秦有称,现在做腹腔镜微创手术后3天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等伤口完全长好、形成瘢痕以后,建议做仰卧起坐等锻炼腹肌,但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
自2016年“脑科学与类脑研究”被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为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工程之一以来,脑科学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方面酝酿着重大历史性突破。2022年7月,我国“脑健康行动”的正式启动,更是为行业发展再添一把火,进一步促进了脑健康科技创新的普及与高质量发展。不过,要想彻底破解人类大脑的“秘密”
数字化浪潮裹挟着创新能量,激荡着医疗健康产业变革之海。医学是医者的事业,也是科学的事业。医者用仁心仁术换取生命的延续,科学家用探索和创新推动医学的发展。每一次医学突破,都源自对生命价值的坚守和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当医学遇见数字技术,一场深度融合被拉开序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的助力下,一个集